“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沈阳大学某学院学生小刘自从在同学面前讲了自己最羞于启齿的家境后,常常觉得抬不起头来。“本来不想让大家知道家里困难,可这样一来全班都知道了。说是为了公平,可让我们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为认定贫困生资格,贫困学生需当众演讲接受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资格得到助学金,这样的方式对这些学生来说究竟是公平还是伤害?
这个社会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一个人没钱的时候往往害怕别人知道他没钱,当一个人有钱的时候时常害怕别人知道他有钱;当人一穷二白的时候,特别怕自己没什么东西让别人惦记;当自己有钱的时候,特别怕别人惦记自己什么。前者是因为怕伤自尊,其次是怕受到伤害,因为笑贫不笑娼,别人知道你贫穷多半给予的不是同情和怜惘,而是轻视和嘲讽。
家贫不是罪,穷也要尊严。审核一个学生是否够资格领助学金,该是以事实为依据而不是看他讲故事的能力(谁能确保他们讲的故事都是真实的?),奖学助贷的条件都有明文规定,足可以确定奖助对象,如果这个都不能确定奖助对象,那只能是有关部门、领导不作为、腐败造成的,决不是牺牲学生尊严就能达成。学校此举不仅是羞辱学生、肆意践踏学生尊严、侵犯学生隐私、与国家法律相违背,更是荒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学校,要想使一个人有健全的人格,就必须让他有尊严,一个人连尊严都没有,何谈健全人格?!!
学校口口声声说此举是为了实现公平、公正、公开,我不相信作为一名高等学府的教育工作者就想不出办法实现公平、公正、公开,却非得使用如此低下手段,除非居心不良或懒政,不是吗?谁又说他们此举就一定不是在掩耳盗铃、遮人耳目?
这让我想起周星驰主演的《唐伯虎点秋香》:周星驰演的唐伯虎追赶三笑留情的秋香,船夫告诉他很多富家公子想接近秋香,都只能靠卖身为仆进华府。在华府门口,唐伯虎和人PK博同情,他用车推来一个人说“卖身葬父”,那人推来六个人说“卖身葬全家”;唐伯虎拿起棍棒敲断自己手臂说“我废了”,那人抢过棍棒把自己脑袋砸开花,说:“我连命都不要了,你跟我比惨?”……这原本是虚构,没想到在21世纪的中国却活生生的上演,真是可悲,居然还是在高等学府里上演,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以下是网友针对此件事的调侃,从中给我们什么启示:
《比穷演讲大赛》开幕:有请甲乙丙丁……上台演讲!甲:茅屋见青天,屋上断炊烟。日无隔宿米,夜无鼠沾边。乙:天地是我屋,月亮当蜡烛,盖的是肚皮,垫是脊梁骨!丙:饥饿三五载 屎停七八年 悠悠一口气 只是为了钱!丁:……
评委,丁同学,别哭了,快演讲,丁:看见垃圾桶,必翻底朝天,残食填饱肚,还有半包烟!
戊 :万水千山总是情,给我几万行不行!
己:我爸就是《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庚:我家住在黄土高土坡…哦,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喝东南风还是西北风,我都饿…饿…饿……
辛:给不给随便你们,反正没钱我也不想活了,在走之前,我决定带上评委!
本帖最后由 wyoso123 于 2013-10-18 02:3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