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3-10-21新浪乐居)2010年5月25日,包括中和街道辖区整体、天府大道以东的华阳街道5个村在内的区域,从双流县划归高新区。但在快到2013年年末时,中场镇的大多数人,依然没有他们是“成都人”的感觉。仅仅一条府河相隔、一条成仁路相隔,就让昔日的双流重镇中和场,变得好像成都城南的城中村。
有啥原因:“主要是中和城区的规划定位尚不清楚,配套设施跟不上”
出新会展中心东门,过五岔子桥,就到了高新区中和镇。同属于成都市、同属于高新区、同样在天府新区核心地段,恐怕你很难相信,仅仅一条府河相隔,中和镇和新会展中心一带,就有了云泥之别。旱烟、火三轮、各种苍蝇馆子,这些事物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农村旁的场镇,而非一个现代化城区的一角。
“在大部分成都人的观念里,中和组团意味着乡镇,楼盘也就自然降低了格调。”一位不愿意透露身份的开发商直言不讳地表示。在中和逛一圈,认真的你或许可能会发现,几乎没有开发商会在自己的项目名称上加上“中和”二字,“城南国际”、“城南领地”、“天府新区心脏”、“领馆区”等等。在高新区被开发前,中和是衔接双流华阳和成都市区的一个枢纽,它过去在成都人心目中就很有名了,所以至今也摘不了“乡坝”的帽子,哪怕府河对面的软件园区域,过去也是农村。
一个阴阳两面的现象是,在中和地区的楼盘均价,大约在6500元/平米。而过了五岔子桥进入新会展中心区域,房价立刻飞涨至8500元/平米左右!“就隔了一条河,来中和买房,都差不多的,还便宜2000多。”中和远航地产房屋中介经纪人刘鸿安这样介绍中和楼盘的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在府河和成仁路包夹的中和城区,始终没有大的开发,而成仁路的另一边,却又不断冒出大型楼盘。对此,一位当地楼盘的置业经理认为:“主要是中和城区的规划定位尚不清楚,配套设施跟不上,开发商有疑虑。”
居民想法:“听说中和未来三年规划已经出来了,我在等拆迁补偿的消息”
相对而言,其实中和也有一些新建楼盘,比如南桥春天、新港。据南桥春天物管公司恒信展华工作人员介绍,该楼盘在2011年年初交房后,住户有超过一半不是本地人,“其中也不少是外省的到成都购房,看中这里房价较低,距离市中心又比较近。还有不少住户就是附近打工的,租住在这里。本地人也有住在这里的,但不多,因为他们大多在本地有两三套房。”
新浪乐居编辑向当地住户了解,南桥春天的商铺,多赔偿给了拆迁户。由拆迁而带来的财富激增,一直是近年来,中和当地居民热谈的话题。住在油榨房街的宋女士,在临河的油榨房街拥有一套住宅和一个门面房,她十分关心中和的未来规划:“听说中和未来三年规划已经出来了,我在等拆迁补偿的消息。”宋女士的想法和心态,代表着绝大中和本地居民的想法和心态。
“其实,中和场是有消费潜力的,当地居民也习惯居住在这里。”当地一家开发商营销部负责人透露,“价格起不来,在于他们的选择面太多了,一路之隔就是天府大道,加上中和场发展较慢,导致不少客户分流。”
三利房产总经理张少明认为,中和组团应该算是城南闹中取静的一个板块。2010年划归高新区之后,整个中和的市容及楼盘开发进度有了明显改善,但总体来说,与城南其他成熟区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更大的投入和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改造。
一家曾想进入中和拿地的本地开发商私下表示:“没去中和,主要还是因为房价起不来,在产品设计上有一定难度。修刚需盘的话,价格与天府大道没法比;修高端盘的话,中和的城市现状不支撑。”有趣的是,在2012年高新区管委会发布新的规划后,该人士透露:“如果有合适的地块,我们公司有兴趣进入。”投资金额138亿元的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的建设,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以下是本报道所附图片及说明。
本帖最后由 globalhqw 于 2013-10-21 21:42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