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680|评论: 301

[相如·茶馆] 唐氏宗谱 看看主编怎么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5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照片 009.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 00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 0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 003.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10257339.jpg 本帖最后由 pha∫ 于 2013-10-25 14:28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 00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 00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 00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照片 008.jpg

发表于 2013-10-25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仿佛版主也姓唐,山水如画的回帖中知道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带刀客 发表于 2013-10-25 1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仿佛版主也姓唐,山水如画的回帖中知道

版主是石孔人,我还没发现他的姓是什么?

发表于 2013-10-25 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pha∫ 发表于 2013-10-25 13: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版主是石孔人,我还没发现他的姓是什么?

山水称版主 老唐,应该是姓唐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父辈改姓,我随之姓唐。祖宗姓邓不能忘。

发表于 2013-10-25 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pha∫ 发表于 2013-10-25 13: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由于父辈改姓,我随之姓唐。祖宗姓邓不能忘。

两个祖都祭奠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10-25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尧(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名放勋,史称唐尧。公元前 2377 年农历二月初二,在唐地伊祁山诞生,随其母在庆都山一带度过幼年生活。15 岁时在唐县封山下受封为唐侯。20 岁时,其兄帝挚为形势所迫让位于他,成为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长。他践帝位后,复封其兄挚于唐地为唐侯,他也在唐县伏城一带建第一个都城,以后因水患逐渐西迁山西,定都平阳。唐尧在帝位70 年,90 岁禅让于舜,约公元前2259年,尧118 岁时去世。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10-25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尧(前2214--前2097),又称帝尧、唐尧,中国上古帝王之一。于公元前2168年--公元前2097年在位,卒年118岁。其部族主要活动于今河北省唐县至望都一带的滹沱河流域。
对此,


《后汉书·郡国志》唐县条引注:“《帝王世纪》曰:尧封唐,尧山在北,唐水西入河,南有望都。”《水经注》、《元和郡县图志》、《舆地广记》及《太平寰宇记》等著名的古代地理志书,都持此说。徐旭生先生在其《中国古代史的传说时代》中也说:“陶唐氏旧城应该是今河北唐县、望都一代。”周长富先生则通过龙山文化的特点,在其《浅谈唐尧氏》中指出:“从年代和分布范围来讲,河北龙山文化相当于唐尧氏古族。”[1]
那么,唐尧为什么要率领自己的部族离开故地,西徙太原呢?何光岳先生在其名著《炎黄源流史》中认为,由于东夷族势力日渐强大,作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唐尧,为避免东夷部族的侵扰,遂率部西徙,“从唐县、望都一带出发南下行唐,沿滹沱河过井陉,途经太原,再进入平阳。”(《试谈唐尧氏》)邹衡先生也认为如是,他在《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论先周文化》一文中指出:“太原地区古文化多半是河北龙山(文化)的许坦型和光社文化,其出土的大批陶器,均似龙山文化的涧沟型者。”上述论述和地下出土文物的相互佐证,揭示了太原许坦型文化、光社文化与河北龙山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也证实了唐尧部族由河北唐县、望都一带西徙太原,定居太原可能性的真实存在。需要进一步说明,或者说需要纠正的是,唐尧率其部族西徙太原的路线,似不应为“沿滹沱河过井陉,途经太原”。而且,何光岳先生说的唐尧所以西徙太原是“被颛顼后裔帝舜所取代之后”的理据也颇值商榷。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10-25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唐家家族谱要修改
不要乱认祖宗
不要因为唐尧中的第一个字是唐字就以为他是你们的祖宗
人家本姓伊祈,名放勋
怎么会成为你们唐家人的祖宗嘛
不要见了人家是皇帝就强行将人家拉来当祖宗供起
要是真正的唐氏祖宗在天之灵每年清明节反而在半边凉快起那该多么地难过与难受:lol
唐氏先祖是另有其人的
不要一见了领导就去攀亲戚
自觉维护领导的权威和光辉形象也很重要 本帖最后由 山水如画 于 2013-10-25 14:10 编辑

发表于 2013-10-2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我也姓唐,能否把你家谱借来一看?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0-2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好多地方民间私修家谱的通病,每一个家谱的的祖先都是历史有名的人物,其实是不可能,是帝后多还是普通老百姓多,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5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姓氏的由来——来源中国农历网
张、王、李、赵、钱、孙……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这些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我们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2)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
    
    3)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复存在。
    
    4)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
    
    5)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
    
    6)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性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孙以祖父字为氏,汉代时改皇父为皇甫。
    
    7)以次第为氏。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
    
    8)以官职为氏。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丹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等。
    
    9)以技艺为氏。如巫、卜、陶、匠、屠等。
    
    10)古代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11)以谥号为氏。
    
    12)因赐姓、避讳而改姓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