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网友关注流浪者蜗居石屋 政府已启动救助
仪陇新闻网10月30日讯(记者 谷海 邓丽萍)29日,网友“瞬山水”发帖称,“28日,在游览朱德故里景区的时候,发现一位老人居住在一个由石头凿造的石屋里,日常起居均在石屋内,希望引起当地政府的关注”。贴子发布后引起不少网友跟帖。
30日,本网记者根据网友描述的地点,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情况。
在马鞍镇琳琅村干部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一个被当地人称作“靴子岩”的地方,现场记者看到一块巨大的岩石,被人工凿造了两个洞,其中一个石洞发现里面有部分生活起居用品,石屋内的一根竹竿上晾着几件衣物。洞口很小,只能容一人进出。记者弯腰进入到石洞内,洞外虽然下着雨,石洞内却显得很干燥,很遗憾记者在石洞内没有看见网友描述的彭姓男子。据周围群众说,他刚出去了。
家庭原因
他常年流浪居无定所
据马鞍镇琳琅村村支部书记朱北平介绍,从网友提供的照片来看,这个中年人就是他们村的彭辉(音)。今年48岁,男性,家住琳琅村三组。这些年,彭辉因为家庭的一些原因,一直在马鞍场镇和朱德故里景区游荡,平常靠捡拾破烂为生。有关部门和村委会对他开展过多次救助,2011年彭辉还被政府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人群。
图为 疑为彭辉晚上睡觉用的石槽
小伙伴透露他流浪秘密
当记者提到彭辉时,正好来村委会办事的该村三组丁文林热心地告诉记者,彭辉是与他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因为同是一个村民小组,所以很了解他的一些情况。
据丁文林说,彭辉虽然个子不是很高,但人很聪明,养父彭朝兵(音)现在大概70多岁,养母林钊兰(音)也近60岁。彭辉是彭朝兵抱养的,这事村里很多人都知道,在彭辉大约十几岁的时候,他的养母林钊兰生育了一个男孩,彭辉内心感觉到养母会嫌弃他是抱养的,于是性格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或许是导致彭辉离家的原因。后来又陆续发生了一些事情,导致彭辉离开了家,好多年都没有音讯。
“2006年的时候,彭辉曾回来过一次,可能是办理身份证之类证件,当时村干部还劝说他养父彭朝兵接纳回来的彭辉,但养父仍然拒绝彭辉回家。这或许就是彭辉一直不回近在咫尺的家吧。”丁文林说。
镇村两级曾多次帮助
他从敬老院出走
“2008年,彭辉再次回来后,但与养父母的关系日渐冷漠,彭辉就不再回家,一直靠在景区和场镇捡拾破烂糊口。”琳琅村村委会主任的丁鹏才告诉记者。
2008年,当地民政部门和村委会考虑到彭辉一直流浪也不是办法,于是安排工作人员劝说彭辉并建议他到马鞍镇敬老院生活,彭辉当时表示同意。
提起彭辉入住敬老院一事,丁鹏才记忆犹新。他说:“彭辉流浪后不知什么时候染上了酗酒的习惯。每天吃饭都要喝点酒,捡拾到破烂都会到马鞍场镇上换取一些低价的白酒,他可能是考虑到住进了敬老院就不能再喝酒,于是不到两天,彭辉招呼都没有打就离开了。”
“08年,临近春节的时候,我在村子里看见彭辉,当时他很落魄,考虑到要过年了,作为村干部我还给了彭辉一百块钱让他过年。”朱北平告诉记者。
部门表态
将对流浪人员彭辉积极予以救助
马鞍镇副镇长谭建华告诉记者,了解到网友发布的情况后,他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走访并寻找流浪者彭辉。
马鞍镇民政所负责人王文炳告诉记者,对彭辉的政府救助工作已经开展过多次,感谢网友对彭辉的关注。他表示,现在马鞍镇敬老院各方面条件都很好,只要彭辉自己愿意,他们可以立即办理彭辉入住敬老院的相关手续,同时还会向上级民政部门申请彭辉的五保补助。
与记者同行的县民政局救助站负责人杜星民也对记者表示,他们将与马鞍镇一道积极劝导彭辉入住敬老院,如果彭辉有其他需要帮助的地方,县民政部门也会尽力予以帮助。
图为 彭辉在石屋内的部分生活用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