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水如画

[群众呼声] 第五次郑重向蓬安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兼第一次向南充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报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31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反对网络暴力,支持揪出躲在马甲后面搞恶意攻击的人,还论坛一片清净。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侮辱罪[1],是指使用暴 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单位。侮辱法人以及其他团体、组织,不构成 侮辱罪。在公众场合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本法第299条之规定,应以侮辱国旗、国徽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2]
2构成要件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 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所谓人格尊严,是指公民基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声望、工作环境、家庭关系等各种客观条件而对自己或他人的人格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和尊重。所谓名誉,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名望声誉,是一个公民的品德、才干、信誉等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所谓名誉权,是指以名誉的维护和安全为内容的人格权。
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单位。侮辱法人以及其他团体、组织,不构成侮辱罪。在公众场合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本法第299条之规定,应以侮辱国旗、国徽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侮辱他人。行为的主要手段有:(1)暴力侮辱人身,这里所讲的暴力,仅指作为侮辱的手段而言。例如以粪便泼人,以墨涂人,强剪头发,强迫他人做有辱人格的动作等,而不是指殴打、伤害身体健康的暴力。如果行为人有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和行为,则应以伤害罪论处。(2)采用言语进行侮辱,即用恶毒刻薄的语言对被害人进行嘲笑、辱骂,使其当众出丑,难以忍受,如口头散布被害人的生活隐私、生理缺陷等。(3)文字侮辱,即以大字报、小字报、图画、漫画、信件、书刊或者其他公开的文字等方式泄漏他人隐私诋毁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
公然进行。所谓“公然”侮辱,是指当着第三者甚至众人的面,或者利用可以使不特定人或多数人听到、看到的方式,对他人进行侮辱。公然并不一定要求被害人在场。如果仅仅面对着被害人进行侮辱,没有第三者在场,也不可能被第三者知悉,则不构成侮辱罪。因为只有第三者在场,才能使被害人的外部名誉受到破坏。
侮辱对象必须是特定的人
。特定的人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数人,但必须是具体的,可以确认的。在大庭广众之中进行无特定对象的谩骂,不构成侮辱罪。死者不能成为本罪的侮辱对象,但如果行为人表面上侮辱死者,实际上是侮辱死者家属的,则应认定为侮辱罪
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
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还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能构成本罪。虽有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但不属于情节严重,只属于一般的民事侵权行为。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手段恶劣,后果严重等情形,如强令被害人当众爬过自己的跨下;当众撕光被害人衣服;给被害人抹黑脸、挂破鞋、带绿帽强拉游街示众;当众胁迫被害人吞食或向其身上泼洒粪便等污秽之物;当从胁迫被害人与尸体进行接吻、手淫等猥亵行为;因公然侮辱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者自杀身亡;多次侮辱他人,使其人格、名誉受到极大损害;对执行公务的人员、妇女甚至外宾进行侮辱,造成恶劣的影响;等等。
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构成本罪主体。对于以期刊杂志刊登侮辱、诽谤他人文章的,根据新闻出版署1988年11月24日发布的《期刊管理暂行条例》第5条、第36条规定,任何期刊凡违反本规定,刊登侮辱、诽谤他人的内容的,由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区别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没收非法收入;停止出售;没收或销毁违法期刊;定期停刊;停业整顿;撤销登记等行政处罚。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目的。间接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
3认定合法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
要划清正当的舆论监督与文字侮辱的界限;划清正当的文字创作与贬损人格、破坏名誉的界限;划清当事人所在单位依职权对个人的政绩、品德等所作的考核、评价、审查行为与侮辱的行为界限;划清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揭发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直到犯罪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划清出于善意的批评,包括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批评行为,同恶意的侮辱行为的界限,等等。
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
二者的区别是:
(1)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1款规定,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
(2)行为的对象不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可能为法人。《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2款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侮辱法人的名誉可以构成民事侵权行为,而不构成侮辱罪。
(3)对行为人主观过错的要求不同。侮辱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也有过失。即民事侵权行为人只要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他人人格、名誉的损害,就应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一般侮辱违法行为与侮辱罪的界限
侮辱他人的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才以犯罪论处。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以犯罪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本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
本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
当行为人采用 公然强行扒妇女的衣服、对妇女身体进行某些动作性猥亵、侮辱时,对行为人是定侮辱罪还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容易发生混淆。区别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和动机。侮辱罪中的侮辱妇女,行为人目的在于败坏妇女的名誉,贬低其人格,动机 多出于私愤报复、发泄不满,这一点与侮辱其他人(男性)、其他侮辱行为(如以大字报进行侮辱)没有什么区别;而猥亵、侮辱妇女行为,行为人目的在于寻求下流无耻的精神刺激,满足行为人的畸形性欲。另外,侮辱妇女罪在有些场合,行为人侮辱的对象即妇女具有不特定性,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特定的。
侮辱罪中一罪与数罪的界限
侮辱罪可以以 暴力方法实施。这里的暴力仅仅是指行为人为使他人人格尊严及名誉受到损害而采取的强制手段,不包括对被害人的故意杀伤行为。如果行为人 在侮辱他人过程中故意伤害被害人甚至杀害被害人的,应以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对行为人定罪处罚,不应 对行为人以侮辱罪和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实际数罪并罚。但如果是行为人在侮辱他人过程中,第三人予以阻止,行为人为排除阻碍而将第三人伤害或杀害的,则应对行为人实行数罪并罚。
侮辱罪与虐待部属罪的区别
(1)、虐待部属罪侵害的客体是官兵一致的上下级关系和部属的人身权利,而侮辱罪侵害的客体是公民的人格和名誉权。
(2)、虐待部属罪的虐待行为是直接折磨、摧残部属的肉体和精神,并因此而致人重伤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而侮辱罪的侮辱行为是直接损害部属的人格和名誉,但并不要求必须造成严重后果。
(3)、虐待部属罪的行为人是有权指挥他人的人,他与被害人之间有隶居关系,属于军人违反职责罪中的特殊主体,而侮辱罪的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没有特殊关系,居于一般主体。
(4)、虐待部属罪是过失犯罪,而侮辱罪是故意犯罪。对这类案件在定罪时,如果符合虐待部属罪的构成要件的,应定虐待部属罪,而将侮辱行为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如果不符合虐待部属罪的构成要件而符合侮辱罪的构成要件的,则应定侮辱罪,而将虐待行为作为从重处罚的情节。单纯侮辱部属人格和名誉的行为,只能定侮辱罪而不能定虐待部属罪。
4常见问题1、侮辱行为应当注意与哪些行为相区别?
要划清正当的舆论监督与文字侮辱的界限;划清正当的文字创作与贬损人格、破坏名誉的界限;划清当事人所在单位依职权对个人的政绩、品德等所作的考核、评价、审查行为与侮辱的行为界限;划清通过正当、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揭发不道德行为、违法行为直到犯罪行为与侮辱行为的界限;划清出于善意的批评,包括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各级领导批评行为,同恶意的侮辱行为的界限,等等。
2、是民事侵权侮辱行为与侮辱罪区别?
(1)行为的严重程度不同。构成侮辱罪的必须是“情节严重”的行为;民事侵权的侮辱行为,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1款规定,仅限于“造成一定影响”的侮辱行为。
(2)行为的对象不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民事侵权侮辱行为的对象可能为法人。《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40条第2款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诋毁、诽谤他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的行为。”侮辱法人的名誉可以构成民事侵权行为,而不构成侮辱罪。
(3)对行为人主观过错的要求不同。侮辱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而民事侮辱侵权的行为人主观上有故意,也有过失。即民事侵权行为人只要有过错,并在客观上造成了对他人人格、名誉的损害,就应承担名誉侵权的法律责任。
3、凡是有侮辱违法行为的就都构成侮辱罪吗?
侮辱他人的行为,只有达到情节严重的,才以犯罪论处。一般侮辱行为,情节轻微的,不以犯罪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四项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4、什么情况下的侮辱行为还会同时构成其他的罪?
侮辱罪可以以暴力方法实施。这里的暴力仅仅是指行为人为使他人人格尊严及名誉受到损害而采取的强制手段,不包括对被害人的故意杀伤行为。如果行为人在侮辱他人过程中故意伤害被害人甚至杀害被害人的,应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对行为人定罪处罚,不应对行为人以侮辱罪和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实际数罪并罚。但如果是行为人在侮辱他人过程中,第三人予以阻止,行为人为排除阻碍而将第三人伤害或杀害的,则应对行为人实行数罪并罚。
5、侮辱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犯罪,什么是“告诉才处理”?
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告诉才处理”,根据刑法第38条的规定,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胁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6、为什么侮辱罪要规定“告诉才处理”?
刑法之所以规定侮辱罪一般要告诉才处理,是考虑到侮辱行为大都发生在家庭成员、邻居、同事之间或日常生活之中,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且社会危害性不是很大,多数场合下可以通过调解等缓和方式来解决。此外,被害人可能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受到的侮辱的事实,如果违反被害人的意志而提起诉讼,采用刑事制裁的方法解决反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需要指出“告诉才处理”,并不是说不告诉不构成犯罪,而是说不告诉对这种犯罪就不提起诉讼。
7、侮辱罪中的“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是指那些情况?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是指侮辱行为引起了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被害人无法告诉或失去告诉能力的情况。
8、侮辱罪中的“危害国家利益”指的是什么?
“危害国家利益”,是指侮辱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外交使节等特定对象,既损害被害人个体的名誉,又危害到国家利益的情节。
9、侮辱罪与诽谤罪有哪些区别?
(1)侮辱不捏造事实,诽谤则是捏造事实;
(2)侮辱有暴力可能,诽谤不使用暴力;
(3)侮辱一般当面进行,诽谤则往往在公众场合进行或向第三者散布。
10、侮辱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区别有哪些?
当行为人采用公然强行扒妇女的衣服、对妇女身体进行某些动作性猥亵、侮辱时,对行为人是定侮辱罪还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容易发生混淆。区别两者的关键,在于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和动机。侮辱罪中的侮辱妇女,行为人目的在于败坏妇女的名誉,贬低其人格,动机多出于私愤报复、发泄不满,这一点与侮辱其他人(男性)、其他侮辱行为(如以大字报进行侮辱)没有什么区别;而猥亵、侮辱妇女行为,行为人目的在于寻求下流无耻的精神刺激,满足行为人的畸形性欲。另外,侮辱妇女罪在有些场合,行为人侮辱的对象即妇女具有不特定性,而侮辱罪的对象只能是特定的。
11、犯侮辱罪的会被判处怎样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犯侮辱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体是说,根据行为人犯本罪的主观方面以及客观上所造成的结果的严重程度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考虑,有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最高判刑不会超过三年有期徒刑。所谓剥夺政治权利是指剥夺犯罪分子下列四项权利:(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5处罚根据本条规定,犯侮辱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本条同时规定,犯侮辱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才处理”,根据本法第38条的规定,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本法之所以侮辱罪要告诉才处理,是考虑到侮辱行为大都发生在家庭成员、邻居、同事之间或日常生活之中,属于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且社会危害性不是很大,多数场合下可以通过调解等缓和力式来解决。此外,被害人可能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受到侮辱的事实,如果违反被害人的意志而提起诉讼,采用刑事制裁的方法解决反会产生相反的效果。需要指出:“告诉才处理”,并不是说不告诉不构成犯罪,而是说不告诉对这种犯罪就不提起诉讼。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是指侮辱行为引起了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被害人无法告诉或失去告诉能力的情况。“危害国家利益”,是指侮辱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外交使节等特定对象,既损害被害人个体的名誉,又危害到国家利益的情况。
6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
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和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人身权利。本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自然人,而非单位。侮辱法人以及其他团体、组织,不构成侮辱罪。在公众场合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本法第299条之规定,应以侮辱国旗、国徽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客观方面表现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4]
7司法解释〔刑法条文〕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第九十八条本法所称告诉才处理,是指被害人告诉才处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
〔相关决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2000.12.28)
为了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对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利用互联网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民事侵权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出版物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12.17法释〔1998〕30号〕
第六条在出版物中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分别以侮辱罪或者诽谤[5]罪定罪处罚。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灵道受到谐音谩骂,骂人之人都会被迅速侦办出来然后被捉去拘留,灵道神圣不可侵犯。我虽然不是灵道,但我身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宪法和法律赋予我的人格权和人身安全等等权利也理应受到神圣庄严的法律的保护与捍卫。

       为此,我第五次郑重向蓬安县公安局网安大队兼第一次向南充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报案。诚挚地恳请你们能够破案。我深表感谢和敬意。
       我此生已别无任何他求,我只有唯一的一个小小的请求:
       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请破案!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

本帖最后由 山水如画 于 2013-10-31 12:03 编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此生已别无任何他求,我只有唯一的一个小小的请求: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请破案!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

发表于 2013-10-31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网络清洁,揪出这些网络败类,并将他们绳之以法

支持山水伸冤,人在昨天在看,一碗水要端平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带刀客 发表于 2013-10-31 1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网络清洁,揪出这些网络败类,并将他们绳之以法

支持山水伸冤,人在昨天在看,一碗水要端平

谢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家宝土特产 发表于 2013-10-31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反对网络暴力,支持揪出躲在马甲后面搞恶意攻击的人,还论坛一片清净。

谢谢!

发表于 2013-10-3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10-31 1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

不用谢!

论坛的神仙山水最委屈,N次被辱骂,比这胜之,N次举报,却没有结果,但山水依然坚挺,佩服之至!!

发表于 2013-10-31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府风沙 发表于 2013-10-31 12: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

谢谢!

发表于 2013-10-31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山水,就是支持自己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逍遥派掌老 发表于 2013-10-31 12: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山水,就是支持自己

谢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带刀客 发表于 2013-10-31 11: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版主为网友伸冤,推荐论坛版面,静等回复

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0-31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根与官方受到恶意攻击和诽谤应该一致受到法律的保护 本帖最后由 蓬安睡佛 于 2013-10-31 12:44 编辑

发表于 2013-10-31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睡佛 发表于 2013-10-31 12: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草根与官方受到恶意攻击和诽谤应该一致受到法律的保护

我此生已别无任何他求,我只有唯一的一个小小的请求:
       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请破案!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带刀客 发表于 2013-10-31 1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我此生已别无任何他求,我只有唯一的一个小小的请求:
       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请破案!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此生已别无任何他求,我只有唯一的一个小小的请求:
       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请破案!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请破案!

蓬安 081.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千龙网郑州10月30日讯(记者黄庭满)如何让网络空间清朗起来?30日上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在此间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提出,实现这一目标,要重点建设为民、文明、诚信、法治、安全、创新的网络空间。
一是为民的网络空间。网民来自群众,群众上了网,党的群众路线就要延伸到网上。服务好6亿网民,是新形势下走好群众路线的题中之义,也是建好网络空间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文明的网络空间。“礼义廉耻、国之四维”,无论是对于国家、民族还是个人,无论是对于历史、现在还是未来,都要守住文明的根、文明的魂,都不能丢了世代传承的优良品质,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责任。必须将网络空间建设成为崇德向善、文明有礼、温暖人心的精神家园。
三是诚信的网络空间。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没有诚信的网络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讲诚信的网络无异于“自毁长城”。网络谣言等失信行为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理,就会导致“破窗效应”,就会在网络空间泛滥成灾,最终危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四是法治的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上的事都是网下人干的,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网民不是“化外之民”,遵守法律是基本准则,底线不可逾越,一切触犯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惩治。我们越追求自由,就越需要秩序;我们越追求开放,就越需要法治。
五是安全的网络空间。安全是互联网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要把安全作为网络空间的“生命线”。
六是创新的网络空间。创新是互联网的基因,没有创新就没有互联网,没有创新就没有互联网的未来。放眼国际互联网发展,创新力决定传播力,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影响力决定竞争力。“不日新者必日退”,要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服务创新为重点,以传播创新为关键,以管理创新为保障,着力建设充满活力、富于创新的网络空间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3:47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睡佛 发表于 2013-10-31 12: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草根与官方受到恶意攻击和诽谤应该一致受到法律的保护

你说的是真的吗?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