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39|评论: 4

[以文会友] 古事今谈2 孟浩然的长安之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3 10:01 | |阅读模式
       在唐代的诗人中,孟浩然是一位很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作清丽,特工五言,有不少著名的诗章。他年轻时代,一直在家乡襄阳鹿门读书习典,吟诗作赋;或邀集友人,游山玩水,个人生活放荡不羁,颇得清闲之趣。或因长期隐居,终觉无味;加之当时的世俗看法,读书人必须求仕进,为官作宦,方能扬名显亲。孟浩然在给张九龄的诗中曾流露过这意向:“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他也汨于这时尚,在四十岁时,始出游京师长安。
      到达长安后,他很得官为中书令的张九龄和开元九年的状元,也正在朝参政的王维的赏识。正由于这器重和情趣相投,一天,王维私邀孟浩然到他办公的地方去玩。真是事又凑巧,密友正促膝倾谈,谁知唐明皇驾到。孟浩然迴避不及,慌忙中只好躲到王维的床下,但又被玄宗发现。王维实奏是故人孟浩然。皇上也素知孟浩然的才名,要他就御前诵诗一首。孟浩然仓促之中,诵了《岁暮归南山》一诗。皇上听后,很不满意“不才明主弃”一句。说:“你不应试求官,怎见得我不用你,为何反来诬赖我。”玄宗说后,起驾而去。既然当朝最高统治者表了这个态,自然那贯彻也很有力,“人事政策”更是不可通融。就因这一言不慎,终身不得受朝廷任用。用世的宿愿无法实现,继续客居长安已无意义。孟浩然想立即离开这个令他失望的地方。临出长安,他作《留别王维》一诗向老朋友辞行: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此诗把孟浩然在京师抑郁,不得志的心情表露无遗:这样寂寞地等待什么呢?天天在京城奔波总是空手而归。准备回到家乡再度隐居,可惜就要与老朋友分别了。当朝有权势的人谁肯容纳我?能赏识我才干的人又如此稀少。看来我只好苦守寂寞,常依山林,不如早点回乡。
      出长安时,巧遇王维,挚友相别,原有不尽之情。王维作《送别》留赠孟浩然。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3-11-23 10:42 |
     中国古代文人在人格上是多面重合体,一方面受光宗耀祖儒家文化熏陶,不与朝廷合作那又光宗耀祖呢?另一方面受儒家“饿死事小,名节事大”的舆论压力,所以总是企图不失名节,又光宗耀祖,这事是极难操作的。再说,作为那特定时代的文人,毕竟也是人,朝廷是否得到清流河大众认可、是否合符礼法祖制,也是必须考虑的。如司马氏政权不被一时接纳,就有装疯弄傻几天的竹林七贤;清人入关之初,也有东林书院的文人抵制清人,但是后来不少去清廷谋官了。
    这些事都在政权更迭时代,才会出现,著名的李密就是用《陈情表》保留自己一点名节,不遭杀身之祸。而和平的盛世,无法效仿竹林七贤避世、东林清流高谈阔论沽名钓誉的,所以就采用隐居,去当隐士,以谋得“高风亮节”后,再盼明主去三顾而而问计天下,一举冲天了!

发表于 2013-11-23 10:47 |
不想多嘴 发表于 2013-11-23 1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古代文人在人格上是多面重合体,一方面受光宗耀祖儒家文化熏陶,不与朝廷合作那又光宗耀祖呢?另一 ...

     “学而优则仕”是根深蒂固在文化基因里,一切知识分子都有报效国家,留名后世的欲望,不作恶就是有良知的文化人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4:25 |
不想多嘴 发表于 2013-11-23 1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中国古代文人在人格上是多面重合体,一方面受光宗耀祖儒家文化熏陶,不与朝廷合作那又光宗耀祖呢?另一 ...

       没想弊文竟出您如此一番妙论!


                                              朋友你好,祝你开心快乐.gif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14:31 |
月华香榭 发表于 2013-11-23 1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学而优则仕”是根深蒂固在文化基因里,一切知识分子都有报效国家,留名后世的欲望,不作恶就是有良 ...







                                                    他乡遇故知.GIF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