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达州3名儿童扶摔倒老太却被指撞人,传统美德陷入了莫名的尴尬,浙江金华又发生了老人街头倒地,热心市民无人敢扶,围成一圈等待救护车。此类新闻,让人无奈的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如何“搀扶”正义的思考。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跌倒,任何人都应该毫不犹豫的伸手帮助,但极个别老人的"一时糊涂",却让助人者承担了不应承担的风险和责任,这种被“逼”出来的“人人自危”,客观上造成了老人跌倒鲜有无人敢扶的不正常现象。如何破解这种不正常现象,还助人为乐者一片清明? 笔者以为,首先,国家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方面的法规,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好心人免责”,为助人为乐者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行善者不仅会得到社会的赞赏与肯定,得到精神上的慰藉与满足,也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以此来促进社会善良风气的形成,促进社会道德的好转。其次,要依法惩处“诬陷救助人的被救者”。 对那些恶意讹诈、蓄意谋财、触犯国法的说谎者就应该用法律的武器依法打击,让诬陷他人者受到法律应有的惩处。对“讹人”者的恶行及时查处、打击,自然也是一种震慑,会让那些人思考自己行为的后果和将付出的代价。 通过法律的形式确定“好心人免责”并依法惩处诬陷他人者,让助人者的权益得到保护,让诬陷者得到应有的惩处。这样双管齐下,老人摔倒不敢扶的困境应该会得到破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