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乐乐天神

[转帖] 沒有了祖國你將什麼都不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疯子 发表于 2013-12-4 16:54
“没有了祖国你什么都不是”----这是一个根本不能成立的说辞。祖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更 ...

那亡国奴又是什么呢,亡国时,日子不会好过吧

发表于 2013-12-4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1942了么,虽然有点夸张,当时的痛苦应该也不轻吧。所以,和平才是福哦。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华疯子 发表于 2013-12-4 16:54
“没有了祖国你什么都不是”----这是一个根本不能成立的说辞。祖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更 ...

   

    祖国——虽然从有关资料无法查到准确定义,但大体定义应为,祖国应当是祖先开辟的生存之地,后经生生不息的传宗接代繁衍至今而形成的“一片固定疆土”。因此,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理念中,人们通常就把“一片固定疆土”称之为祖国,并赋予这片疆土生生不息和传宗接代的特殊含义予以崇拜、爱惜和捍卫。更具深意的是,人们又把祖国比喻为母亲,而母亲又恰恰是繁衍生命最直接的载体寓意。所以,“祖国啊,母亲!”的比拟情感流露,就是人们对祖国热爱的一种表现形式,通俗地讲,爱祖国是一种没有政治含义的人性本能主张。




  东德和西德自古以来就是德国,只是因为二战才分立的,就好像台湾属于中国的一样的概念;

  东巴基斯坦即1972年1月成立了孟加拉国,那就是那里人民的祖国。
越南 在公元968年成为独立的封建国家 ,1884年,法国侵略军占领全越南领土,使越南成了法国的殖民地,1945年9月2日胡志明主席在河内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1945年9月23日,法国殖民军尾随英国盟军卷土重来。侵占西贡。致使越南分裂成南北两方,1955年7月17日美国取代了法国在南越的地位,设定了所谓越南共和国,1973年1月27日,美国军队退出越南,越南重新统一。

发表于 2013-12-4 18:1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话要对裸官们去讲

发表于 2013-12-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鱼在水 发表于 2013-12-4 15:34
把你空投到那些国家去,你就能体验到了。

老子巴不得!!!你娃能给老子申请到签证不嘛?你办不到就给我闭上你麻痹的臭嘴。

发表于 2013-12-4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鱼在水 发表于 2013-12-4 15:36
清代末期的祖国也在啊,被日本侵略时祖国也在,但那时的人们日子不好过……这个你怎么没反对 ...

尼玛的:三年大饥荒空前绝后,你咋哑巴了你呢》???????????????????

发表于 2013-12-4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乐乐天神 发表于 2013-12-4 16:43
是的小混蛋,伊拉克人民正在享受着老美给他们天天提心吊胆的人肉炸弹般民  主  自  由,这种东西在中国 ...

人肉炸弹中国没有么????前段时间:tian an men不是么????? 你娃的眼睛长在屁股上的!!!!

发表于 2013-12-4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什么狗屁【沒有了祖國你將什麼都不是】这样的人嘴巴是屁眼:tai wan 和琉球和藏南等等这些地方的人活得没你潇洒么????

典型的愚民话语。去死吧——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秋天飞 发表于 2013-12-4 19:31
老子巴不得!!!你娃能给老子申请到签证不嘛?你办不到就给我闭上你麻痹的臭嘴。

   办护照只要要你去相关部门申请,没有说办不成的,就怕你不没有那个胆量,你种人呀,我见多了,属于那种嘴巴吼得凶屁眼儿捞球松的类型。

发表于 2013-12-4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腐不等于祖国.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穷88 发表于 2013-12-4 21:01
马克思在《共CD宣言》中说:工人阶级没有祖国。

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工人没有祖国”的论述(原创)
阅读(701) 回复(4)  2008-10-06 22:49:13赞快速回复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献(die Literatur)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献。”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470页)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工人没有祖国”的论述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共产党宣言》中有一段关于共产党人对其祖国态度的论述,即“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对这段论述究竟该作何解释才合《宣言》作者的本意?本文拟参照《宣言》的其他一些文本,就此作一些简要的分析。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为了便于说明,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现将这段论述完整地引述如下: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还有人责备共产党人,说他们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这里的“民族”一词,在《宣言》的英、法文译本中均为“nationality”,德文为nationalitaten——引者),工人没有祖国,绝不能剥夺他们所没有的东西。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这里的“民族”,与前一个“民族”不同,英、法文为“nation”,德文为“Nationaen”――引者),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虽然这里所说的`民族的'(英、法、德文均为`national'――引者)一词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贸易自由的实现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条件的趋于一致,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隔绝和对立日益消失了。

无产阶级的统治将使它们更快地消失。联合地行动,至少是各文明国家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人对人的剥削一消灭,民族对民族的剥削就会随之消灭。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灭,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灭。”⑴在另外一处,《宣言》还指出:“如果不就内容而就形式来说,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⑵

这几段论述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被无数次地引用过,通常是为了给社会主义工人运动对资产阶级的爱国精神和沙文主义所抱的否定态度提供理论根据。但是,也常常有人企图赋予这些论述以相反的、民族主义的含义。

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第二国际的理论家亨利希.库诺夫⑶在其《马克思的历史理论、社会理论及国家理论》一书中对《宣言》中上述论断的解释为例,按照库诺夫的解释,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要阐明的全部含义是:“工人今天(1848年)没有祖国,因为它们并不参与国家生活,也未分享它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总有一天,工人们将夺得政权,在国家和民族中居于统治地位,到那时,当可以这样说(?),他们业已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了,他们也就是民族的并感觉到他们是民族的了,即使他们的民族主义[!]将不同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⑷

库诺夫的这一解释⑸“忽略”了“暂时”一词(《宣言》中说“因为无产阶级必须……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这个词表明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认为无产阶级永远是“民族的”。

库诺夫的解释在改良主义的文献中成了标准的解释。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一解释在当时共产主义者的营垒中得到了赞同。例如:1946年维也纳斯特恩出版社出版的《宣言》的导言中写道:“当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领导阶级,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时,我们必须懂得正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工人阶级在反对法西斯主义和争取民主的斗争中,恰恰是作为民族的阶级、民族的脊梁来行动的。奥地利的工人阶级今天正在战斗着,为的是通过创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的奥地利来赢得奥地利工人阶级的祖国。”

这个解释不仅与库诺夫的解释如出一辙,而且有过之无不及。与这些民族主义的解释完全相反,列宁在其《卡尔.马克思》这篇文章中写道:“民族是社会发展的资产阶级时代的必然产物和必然形式。工人阶级如果不是‘在民族范围内构成起来’,如果不是‘民族的’(‘虽然这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就不能巩固、成长和形成。但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打破民族壁垒,消除民族隔绝,用阶级对抗代替民族对抗。因此,在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内,这完全是一个真理:‘工人没有祖国’,至少各文明国家工人的‘联合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⑹。

然而,甚至列宁的解释也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的。因为,按照《宣言》的本意,无产阶级即使在争取政治统治之后,其“本身暂时还是民族的”,列宁把这个“是民族的”仅限制在工人阶级运动的开始,即在工人阶级“成年”之前。列宁说,在充分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将更加没有祖国!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那么,《宣言》的这些表述的实际含义究竟是什么呢?究竟什么意义上说工人“没有祖国”?怎样“没有祖国”?何以说即使在争得统治权之后工人仍然“暂时还是民族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首先考察一下《宣言》的用语。

如所周知,“nation”和“nationality”(在《宣言》的中译本中,这两个词均译为“民族”)这两个词并非随时随地都用于同一意义。例如:在英语和法语中,“nation”通常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的人口,而“nationality”一词,或者是用作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同义词,或者用来表示血统和语言的共同体(即英语的‘people’,或德语的‘Volk’),而在德国和东欧,这两个词主要是指血统和语言的共同体⑺。

马克思和恩格斯,特别是在他们早期著作中,几乎总是遵循英语和法语的用法。他们使用“民族(nation)”这个词时,只要是指某一主权国家的居民(他们偶尔也用这个词表示“历史上的”各民族peoples,例如曾用以指代一度亡国的波兰人)。另一方面,“民族集团(nationality)”一词,在他们那里是指:或者(1),属于一个国家的,特别是有国家的人民⑻,或者(2),指种族共同体。因此,这几乎是他们唯有在谈论所谓“无历史的民族(peoples withouthistory)”,如奥地利的斯拉夫人(捷克人,克罗埃西亚人等)和罗马尼亚人时;或者在谈论“消失了的民族(remnants of people),” 如克尔特人、布列塔尼亚人和巴斯克人时,才使用的术语。正是“民族集团(nationality)” 这个概念[与“民族”(nation)的概念形成鲜明的对比,马克思恩格斯把它理解为拥有自己国家,从而具有自己的政治历史的人民]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用语中最有特点的!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

恩格斯在《工人阶级同波兰有什么关系?》一文中写道:“欧洲没有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政府管辖好几个不同的民族(nationalities)。苏格兰山区的克尔特人和威尔士人,按其民族(nationality)来说,无疑地有别于英格兰人,然而,谁也不把这些早已消失了的民族(peoples)的残余叫做民族(nation)。同样,谁也不会把法国布列塔尼的克尔特居民叫做民族(nation)。此外,没有一条国家分界线是与民族(nationalities)的自然分界线,即语言的分界线相吻合的……”⑼而在《德国和泛斯拉夫主义》(1855年)一文中,恩格斯在谈到奥地利的斯拉夫人时说:“奥地利的斯拉夫人分为两个集团:一个集团是由各民族(nationalities)的残余分子组成,他们过去有自己的历史,而现在的历史发展是同那些与他们不同的种族和语言的民族(nations)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上述的这些民族(nationalities)虽然全都在奥地利境内,但未被承认为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nations)”⑽。

另外,恩格斯在《论斯拉夫主义.什列斯维帝---霍尔施坦的战争》一文中说“波希米亚和克罗地亚都没有强大到足以作为独立的民族(nations)而存在。这两个民族(nationalities)都因种种历史原因(这些原因必然使它们被更强大的民族race所并吞)的作用而渐渐瓦解,他们要想恢复一定的独立性,只有和其他斯拉夫民族(nation)(恩格斯在这里是指俄罗斯----引者)联合起来”。⑾

从上述的恩格斯的《工人阶级同波兰有什么关系?》一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恩格斯把“nations”和“nationality”这两个概念的差别看的是十分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他对“民族的(national)”问题和“民族(nationality)”问题,“民族的(national)”原则和“民族(nationality)”原则作了明确的区分。他只赞成第一种原则,而拒斥第二种原则。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在《共产党宣言》中也还有一些这种术语用法的例子。例如,当谈到“民族工业”(英文为national industries)“因资本主义的发展而被逐渐“挖掉”基础的时候⑿,显然是指囿于一定国家疆域之内的工业。《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到的“国营工厂”(德文为“Nationfabriken”,英文为“factories owned by the state”)也应作同一理解”。“各自独立的,几乎只有同盟关系的,各有不同利益、不同法律、不同政府、不同关税的各个地区,现在已经结合为一个拥有统一的政府、统一的法律、统一的民族(national)阶级利益、和统一的关税国家(nation)了⒀”,在这里,“nation”和“national”这两个词显然都是指的国家(state),即拥有国家(state)的民族(people),而不是指血统和语言意义上的民族(nationality)。最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谈到无产阶级的“全国性的(national)”斗争时,其含义与第二国际改良主义者的解释是有所不同的。在下面这段描写无产阶级斗争的起源的论述中,这一点是明白无误的:“最初是个别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同直接剥削他们的个别资产者作斗争。……只要有了这种联系,就能把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斗争汇合成全国性的(national)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⒁”。这里,无产阶级“全国性的(national)”斗争,亦即全国范围内进行的斗争,直接被看作是阶级斗争,因为只有这种全国规模的工人斗争的集中化,才能使工人作为阶级与资产者的阶级相对抗,才能给这些斗争打上政治斗争的印记⒂。现在,我们在回到本文开头援引的那几段,当马克思恩格斯谈到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的时候,他们显然考虑的是首先在单一国家组织之内所进行的斗争。因为:“每一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当然首先应该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因而,从这个观点出发,无产阶级上升为“民族(nation)的领导阶级”,把自己组织成为“民族(nation)”的表述,其含义同样也是非常明确的。这就是说,无产阶级必须首先受到现存国界的限制,必须上升为现存国家内的领导阶级!这就是为什么无产阶级将起先“暂时还是民族的”——“虽然这里所说的‘民族的’一词和资产阶级所理解的完全不同”,因为资产阶级把它的目的看作是各民族在政治上彼此分离,并由他们本民族去剥削异民族。另一方面,胜利的工人阶级从一开始就应为消灭各国人民的民族敌对关系和对立而奋斗。工人阶级将利用它的统治权来创造一种条件,在这种条件下,“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只有从这个观点出发,才有可能理解恩格斯在谈到“废除”或“消灭”民族(nationality)时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废除”的当然不是现存的各个民族和语言共同体(那样是荒唐可笑的),而是各民族(peoples)间的政治上的分界线⒃。在(用《宣言》的话说)“公众的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国家也因之而消亡的社会里,各别的“民族国家”是不可能存在的。

综上所述,我们在文章开头所援引的那段论述,主要是从政治含义上谈论“nation”和“nationality”。《宣言》既没有宣扬无产阶级无须关心全国性的运动,也没有宣扬在民族问题上应采取某种“虚无主义”态度。《宣言》所说的“工人没有组国”,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而不是种族含义上的民族(nationality)。工人“没有祖国”这是因为,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观点,工人应该把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看作是压迫他们的机器⒄。而在工人争得统治权之后,他们在政治意义上将照样“没有祖国”,因为,各别的社会主义民族国家将只不过是达到将来无阶级、无国家的社会进程中的过渡阶段,因为建设这样的社会,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只有在国际范围内才是可能的!


注:

⑴⑵⑿⒀⒁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一卷,第270页,第262页,第25—26页,第254页,第255—256页,第259、260页。

⑶亨利希.库诺夫(1862—1936):德国社会民主党人,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志学家;80—90年代追随马克思主义;后为修正主义者,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社会沙文主义者。

⑷1921年后,柏林版,第2卷,第30页。

⑸库诺夫并不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解释《宣言》的第一个人。和其他改良主义的创新一样,这种解释也是由修正主义的奠基人爱德华.伯恩斯坦首创的。他在一篇题为《德国的社会民主和大耳其式的困惑》的文章中说:“无产者没有祖国这个表述应当修正到这种程度:无产者可以作为一个享有全权的公民加入政府并参与本国立法,并且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国家制度”。

⑺卡尔.考茨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民族(nation)这个概念也是难以划清界线的。即使用同一个词表示两种不同的社会团体,或用两个不同的词表示同一种团体,也不会使困难减少。在具有古老的资本主义文化的西欧,每一个国家,其居民都觉得和自己的国家紧密联结在一起。因此,一个国家的居民就称为一个民族(nation)。就这个意义讲,例如,我们也可以说一个比利时民族(Belgian nation)。我们在欧洲愈往东走,就愈发现在一个国家里有许多部分的居民不愿意从属于国家,他们在国内形成了自己的民族性共同体。人们或者同样称他为民族(德文为Nationen),或者称它为民族集团(德文为Notionalitaten)。最适当的办法也许是只称它们为民族集团”(卡尔.考茨基:《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分册,第130页,参见该书1929年柏林版,第二部第441页。)

⑻参见马克思1848年2月22日关于波兰问题的演说(这篇演说与《共产党宣言》是同一时期发表的):“三个强国(指普鲁士、奥地利和俄国---引者)和时代并驾齐驱。1846年,当克拉科夫妇并给奥地利而剥夺了波兰仅存的民族(nationalrtg)独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第291页,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国际版,卷Ⅵ,第408页)。像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文章中一样,“nationality”在这里也只是指政府。

⑼《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6卷,第175--176页,并参见171页上的脚注。

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1卷,第219—220页。

⑾《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1卷,第545页,引述时参照了恩格斯《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一书的英文版,见该书第62页。

⒂参见《德意志意识形态》:“由于资产阶级已经不再是一个等级,而是一个阶级了,因此它必须在全国范围内而不是在一个地区内组织起来,并且必须使自己通常的利益具有一种普遍的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1卷,第69页)。

⒃恩格斯在1846年写道:“只有无产者才能消灭各民族(nationalitg)的隔离状态,只有觉醒的无产阶级才能够建立各民族(nations)的兄弟友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第2卷,第666页,参见《马恩全集》国际版,第Ⅵ卷,第460页)。同样,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无产阶级被当作是“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的一切阶级、民族(nationalities)等等解体的表现”的阶级,……在现今社会里“民族独特性(nationality)已经消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6页、67页。参见《马恩全集》国际版,第Ⅴ卷,第60页、50页)。

⒄马克思在他的一本笔记中从瓦尔维尔的布里索的著作中摘录下面这一段:“只有那些为人民起草教育计划的可疑分子才有一种洞察力,因为四分之三的人民没有财产,因而也就不可能有美德;而没有财产,人民也就没有祖国,而没有祖国,一切事务便都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对他们来说,他们必须武装起来反对一切……因为这是资产阶级社会的四分之三的奢侈品,所以随之而来的就是,这四分之三可能没有宗教信仰,没有道德,也没有与政府相连结的附属物。”(见《马恩全集》国际版,卷Ⅵ,第617页)。






















人民网强国社区(http://bbs.people.com.cn)


发表于 2013-12-4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祖国…但我还是什么都不是------长久以来没有发现我享受过国民待遇哈,除了户口:(

发表于 2013-12-4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因斯坦逃出德国,依然是美国有家。 360截图20131204221551953.jpg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machachong 发表于 2013-12-4 22:16
爱因斯坦逃出德国,依然是美国有家。

这样的科学家哪个国家都欢迎他。但是美国就不一定欢迎你了哟。:)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有尊严。只有国家富裕了,人民才能有幸福感。只有国家团结稳定了,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祖国万岁。
  我们都是中国人,为了祖国强大、人民安定幸福,所以我们有责任传播正能量。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语惊坛(12月4日)把不义之财转移国外的官员最需要懂:没有祖国,什么都不是!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正能量,顶。

热心会员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12-4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jags 发表于 2013-12-4 23:40
@梅雪争锋:《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家嘟囔,“没有祖国你啥都不是。”话音刚落,,他娘操起扫帚就打。 ...

   这是小家与大家的关系,但是没有祖国的保障,就是生下来你,也不一定成活得了,犹太人亡国后,二战时期就吃尽了没有祖国的苦头,差点被希 特  勒灭族,为什么后来犹太人千方百计要复国,他们就明白祖国是多么重要。但是俗话说:锅里有碗里才有。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