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 又到了党政机关公务员年终总结,评先争优的时候了,每年这个时候,总会在党政系统内掀起一阵看不见的硝烟,同时又有一部分人要忙前忙后了,拉关系的,搞鉴定的,盖公章的,买证书的……反正是少部分人欢喜,大多数人忧愁。 公务员评优评先进这项制度设置的初衷本是为了激励大家鼓足干劲,勤奋工作的,何时变成了一件“领导挠头、个别人满意、多数人窝火”的事情了?看看如今的评优评先进“规则”,也就不奇怪了。哪些人最容易得优秀?选人唯贤?唯能?那是过去的标准,如今,只要关系到位,什么能力啊勤奋啊都可以忽略不计,那些马屁拍得倍儿精,八面玲珑的人,何愁混不了个“优秀”,反倒是部分专干硬活、重活、累活的人,因“不会打理”,总是坐冷板凳。有些单位为了在欢喜与忧愁之间找个平衡点,甚至“轮流坐庄”,今年你优秀,明年换我优秀,请问这样已经变味的评优评先,还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我们党政机关干部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服好了务,让老百姓满意了,那是我们履行了本职工作,叫称职,没认真工作,没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那叫作不称职,若真有特殊贡献,可以对照要求给予记功,搞个优秀等级出来,反倒让好的制度变成了坏事了。 变味的公务员评优评先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受到了“四风”的侵蚀,一个干部,就应当自始至终坚定对党和人民的誓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符合我们“五好”干部的标准,用这一标准来评优评先,才能让大家信服,变味的公务员评优可休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