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2月18日,下午座上到成都的班车已经4:50了,座在车上我还不知道回成都又到哪里去耍哦,想了想不是龙泉那边有个洛带古镇吗?何不去看看。于是从包里拿出地图找目标,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就问旁边的小兄弟,他说我们这班车在成都火车北站下车,你下车后可以座2路公交车到五桂桥公交站下车,那里有直达洛带的219公交车,我对小兄弟说了声谢谢,这比自己看地图来得快哈,又和小兄弟天南地北的吹起来哈哈,想不到我还能吹牛哦,在家里他们说我内向,我自己也认为,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什么事都是相对的,想起我自己在20几年前卖家电时也还算铁嘴一张,我们的嘴吧不光是拿来吃饭的,还有很重要的用途交流,出门在外迫使你和外人沟通交流。 到洛带已经是晚上10点了,我早已饿了镇上还有几家馆子还在营业都是卖羊肉汤的,就找了一家比较干净的坐下要了份羊肉汤和羊血才8元钱,乳白色的羊汤上面飘着翠绿的葱花,红红的羊血在汤中一沉一浮很好看,哎,味道美极了,你也来一口?我问老板你们这里怎么都是卖羊肉的啊?他说,洛带是简阳市的一个镇后来划归成都,羊肉汤是简阳的特产,哦,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美味下肚,出了店门,看到有10几个蹬黄包车的,于是叫了个黄包车,在古镇转一转,车夫是个老头,他说我拉你一转要一个多小时,你就给10元钱吧,我说好吧,就当请个导游。 车夫边蹬边给我讲解,他说从前,洛带镇叫甑子场。场内有一池塘,塘中有一八角井。井水为东海龙王口中所吐,味极甘甜,泡茶茶香,洗脸美颜。井里有东海鲤鱼,肉味鲜美,吃了可益寿延年。三国的时候太子阿斗听到了,选了个黄道吉日,率众太监来到甑子场八角井旁。看见一条条金色鲤鱼穿石洞于水井和池塘间游进游出, 真是可爱。众太监脱靴挽裤,下得池来,扑腾半日,终无斩获,急坏了刘阿斗。却闻身后一声“好”,一条尺长大鱼随一白发老头钓竿甩动,划一弧线,飞出井来。阿斗眼红要买,老头却不卖。太监强抢,阿斗得鱼。鱼落阿斗手中,奋力摆尾,阿斗连人带鱼跌入池塘。鱼儿穿石洞进八角井,跑了。刘阿斗气惨了,跳入井中。那鱼却钻进海眼,回东海去了。阿斗被众太监拖起,忙乱中腰带却掉入井底。回头欲找老头算帐,已无人影,老头坐钓处留下一白绸帕,上面写了几个字: 不思创业苦,孺子太荒唐。带落八角井,帝运终不昌。 阿斗脸铁青,团绸帕掷井中,堵住了海眼,井水从此变浑变苦。后人遂改甑子场名为“落带镇”,后演变为 “洛带镇”。  洛带古镇保存着较完整的客家文化,古镇及周围的乡民多为广东移民的后裔,走入其间能感受到浓郁的客家传统。洛带古镇上有着诸多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落,有名的是广东会馆、江西会馆等。
广东会馆位于洛带古镇的上街,始建于清朝乾隆11年(公元1746年),整个会馆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由山门、前中后三庭和左右厢房构成,由于保存完好,广东会馆已被有关人士认定为是国内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会馆之一。会馆中堂悬挂着一幅古香古色的对联,上书"叭叶子烟品西蜀土味,摆客家话温中原古音",显出一种文化上的源远流长。这里常常举行一些客家民俗活动,如"吃客家菜,穿客家衣,睡花板床"等。 江西会馆位于洛带镇中街,又叫万寿宫,进门处可见一块万寿宫的牌坊,对面是一个大戏台,中间是个大院坝,前中后三殿,里面还有个非常独特小戏台和厢房。是江西赣南移民在乾隆年间集资修建的,会馆的布局小巧玲珑,有曲径通幽的意境,雕梁画栋的回廊、屏风、戏台等建筑让人叹为观止。
这些只有白天看了,都是不收费的随便参观。 蹬到上坡,我下车,走路,边走边看,这里虽是灯火辉煌但在下小雨,街上冷清,出门在外耍的是一种心情,我走在这古镇的青石板道上看着这些古迹,我的心穿越了时空仿佛回到了古代,忘却了都市的繁华,忘却了一切现代文明。。。。。。 人就应该经常出来走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