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都江堰宝瓶口意外寻获清代文物。 十年一岁修的千年水利工程都江堰内江干枯,河床裸露。自12月10日内江断流以后,都江堰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就一直守在内江巡视,期盼能够有所收获。终于在12月15日上午,文物工作人员在宝瓶口内、伏龙观下方河床中间的乱石堆中依次发现了一批石质文物,分别是柱础4件,河堤条石5件,井口石一件,共计10件文物。经文物局工作人员现场对其部分测量,圆形柱础直径在98cm,厚度达到29cm,长方形的河堤条石长113cm,宽度40cm,厚度31cm,外方内圆的井口石外侧直径90cm,内圆直径55cm,厚度25cm。 经都江堰文物局专家分析,这批石质文物有可能是清代文物。史料记载在宝瓶口上游曾经建有丁兵祠、慰农亭,后遭洪水冲毁,这些柱础等文物极有可能来自那时的水毁建筑。 据介绍,这批文物将被搬到都江堰博物馆存放收藏,它们对于进一步研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这次文物发现引来了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关注采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