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所谓的“专家和设计师”只能证明蓬安没得真正的人才,这样设计费骗到手好轻松,唉蓬安无人啊,蓬安如何才能发展好吗?
蓬安的文人啊在哪里
“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就是一句屁话
“司马相如故里-----蓬安”,这样才有说服力,但“司马相如故里”外地人就能确定就是蓬安吗?。故里本来就有争议,应该加上“蓬安”。这个标语和塑像设置的位置不好,还分开近200米
进入蓬安,车的驾驶员位置在左边,他看右上方的字有点。。。。。。。大客车左边的游人也不好看到右上方的。。。。。。。。
那个弹琴的“塑像”和“文字标语”分开安放就是一大败笔,在车上看不到山上的文字,外人第一认知不会把这个弹琴的坐像认定为就是司马相如吧,,应该设置全身站立相,在底座上标注司马相如故里----蓬安。底座应该高于路边的防护栏和隔离花带,在移动车上看物体,最好是白色大理石塑像,不能用暗淡的铜像,白底红字效果最好。
说句非常生气的话,我等草根、屁民都能看出这个方案的问题,那些走南闯北的外地人就那么好忽悠,这就是对外宣传蓬安文化,坐在办公室里设计和策划不要脱离实际。设计出来的就是垃圾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