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37|评论: 25

[原创·图文] 尊敬的河舒镇党委、镇政府:应该在进出高速路收费站前后用广告牌和塑像宣传河舒豆腐

[复制链接]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2-17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尊敬的河舒镇镇党委、镇政府:
      应该在进出高速路收费站路口前后用广告牌和组塑像群展示宣传河舒豆腐
1;制作一大型仿古大石磨(磨盘在内)可加以老者(少女)磨豆塑像立于河舒匝道和周河大道上高速路口两边
2、大型广告牌字画
3、河舒花园村前面绿化带组图雕塑
                                             建议者:河舒草根草民2013年12月17日


参考建议如下

113530udln58n5lt995lr9.png t010243ec78deb23ad0.jpg t01e44fea398814ded4.jpg t011c259b0539777591.jpg t0128929852c89ce32a.jpg t01c8950a3b1de1fd7a.jpg t01177444bedf329e66.jpg t01dd6efa03114bfac3.jpg t019ac9c4734f2dcc43.jpg t01600a957f8f29d129.jpg
t01f80f72e264152eca.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19:56 | 显示全部楼层
:lol:handshake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农村收集完整的石磨来装饰收费站前两边的土坡堡坎,利用土坡堡坎制作塑像墙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一座关于豆腐历史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陈列室(馆)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集古法制作豆腐相关物件器皿和历史史料及传说故事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条件允许和资金到位,利用交通优势在河舒收费站出口周河公路边建一个川北乡村民俗文化馆(博物馆)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可在河舒宣传河舒燕山寨,小乐山、也可在河舒宣传展示蓬安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河舒“立交桥上两边”宣传河舒豆腐一条街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整顿桃花村入口到工业园区这条主道两边街容路貌。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7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看到燕山寨和桃花村入口到高速收费站的公路(道旁树)两边的杂草、垃圾都已清理干净了。镇政府已经提前做好高速通车准备工作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河舒豆腐 188个花样 你吃过几个?                                                来源:南充晚报 作者:张松 刘永红

                       被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糟香豆腐




  近日,在成都召开的“河舒豆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审查会上,专家们一致通过,将蓬安“河舒豆腐”依法按程序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蓬安的河舒豆腐,以绵软细嫩清香可口著称,史载为汉代文豪司马相如传入蓬安。河舒豆腐经历代名厨创新研发,至今有188种菜肴,其形态千差万别,琳琅满目,不可思议。如今,河舒豆腐不只是一种美食,一种民俗文化符号,还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做着贡献。 
  A
  史料记载
  司马相如从宫廷带回豆腐制作技法
  “河舒豆腐历史源远流长,相见于史料的记载从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开始。”对于河舒豆腐的来历,蓬安县河舒镇党政办主任沈玉兰介绍,为彻底弄清河舒豆腐的“前世今生”,有关部门曾组织专门班子,花费很长时间进行考证。
  史料记载,司马相如在蓬州为官时,与夫人卓文君同游燕山,曾有农夫奉上豆腐伴酒,以弄琴吟诗。此前,正是司马相如为汉武帝陪侍宫宴时,品到豆腐,为其美味所倾倒,于是将其制作技法熟记于胸,带回家乡,在如今蓬安县金斗和利溪之间的“河塘”一带,传授给厨师仿制。
  河塘豆腐面世后,深受食客喜爱。有一名从河舒嫁到河塘的女子,将豆腐制作技法带入家乡。当时他们用井水制作豆腐,豆腐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清鲜柔嫩,托于手任其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熬煮而不散烂。这种神奇无比的美食即是河舒豆腐最初的雏形。
  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郁章曾著文考证,上世纪初叶,河舒有一位郑姓人家极善制作豆腐。他们做的豆腐绵软细嫩,清香可口,当时为达官贵人和名媛士绅最为喜爱和时髦的美食。郑某驼背,虽身有微恙,但心地善良,为人诚恳勤劳,一度被当地财主请到南充制作豆腐。郑驼背死后,南充的豆腐制作技法渐渐衰落,但河舒豆腐却逐渐发扬光大,这也是河舒豆腐与别处相比,缘何具有如此特征的最明确的阐述。
  B
  以豆制浆
  豆腐味是否纯正 与选择的黄豆有关
  “如今,豆腐的制作是一种普及性极高的食材加工方法。在豆腐制作遍地开花的背景之下,河舒豆腐究竟有什么样独特的制作秘诀?”具有40年豆腐制作经验的67岁的刘国润大爷说,水、石膏、火候与清洁度,都是影响豆腐品质的因素。
  刘大爷说,河舒豆腐使用井水制作,这里的井水质量优良,石膏粉采用最著名的优质品牌,保持锅、盆、滤网等的高度清洁。如果清洁这一关过不了,残存在滤网上的豆浆会令制成的豆腐块表面有一层酸酸的馊味。
  上世纪80年代,河舒场镇共有4家豆腐作坊。“这些作坊都是私人的,当时他们的制作水平不分伯仲,有些作坊的豆腐还销到广安、岳池、广元、重庆等地。”
  “目前,河舒场镇制作豆腐的作坊有10余家,仅有两三家颇有规模,其中一家引进了自动化的豆腐制作机,每天一锅接一锅地出货,平均每锅豆腐仅需要二三十分钟。”刘国润介绍,众多的小作坊生产的豆腐无法向餐饮店送货,他们大多数进入农贸市场或者担挑挑走街串巷零售。
  “规模大作坊与散布的小作坊,产出的豆腐最大的区别是,小作坊豆腐具有苦味、煳味和馊味,没有大作坊制作的豆腐那种柔嫩的感觉。”河舒镇一厨师张文伟介绍,豆腐味是否纯正,与选择的黄豆有关。过去制作豆腐采用本地产土黄豆,号称“六月黄”,现在大多采用颗粒更为饱满的东北大豆和本地冬黄豆,其香味明显要淡很多。
  “市场上除了由黄豆制作的纯天然的豆腐外,还有人推出用鸡蛋粉制作的蛋白豆腐,其形态更加嫩软,几乎成流体状,也有做成玉米糊状的,但这些都不是纯黄豆制品,因此稍微正规的餐饮店都不会使用。”张文伟说。
  C
  交流创新
  豆腐菜品 花样增加到188个
  把豆腐这种食材做好,很多地方不乏民间能手,但要把豆腐做成花样百出的美味佳肴,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河舒豆腐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张文伟说,当时河舒场镇开设了两家食店。但后来两家食店都关门了,所幸的是,河舒豆腐却保留了下来。
  张文伟的父亲张全礼就是其中一家食店的掌勺师傅。张文伟回忆,那时食材有限,豆腐菜品开发受限,另外,师傅们对豆腐菜品的创新不够,很多师傅当时一辈子只能做一两种花样的豆腐。比如炕豆腐、鲢鱼豆腐和鸡抓豆腐,都是当时大家争相模仿的招牌菜。
  张彬是张文伟的大哥,兄弟俩从父亲张全礼那里学到传统豆腐菜品的制作方法。张彬具有一定基础后,又到重庆拜师学习。1988年,学成归来的张彬开始尝试用混搭的办法增加豆腐菜品的种类,研制出纸包豆腐等菜品。很快,这种创作方法被河舒镇的数十名厨师效仿,不同厨师根据不同口味特点,自发开发豆腐菜品种类,这些新品经改良后渐渐固定成型。
  “比如辣妹子豆腐要切成三角形;崩山豆腐要加红油、姜末、蒜泥、葱段;雪花豆腐是将豆腐炒好后,再用鸡蛋清造泡沫加味。”张文伟说,这些固定下来的豆腐菜品也一直在向外交流,增补一些元素和造型,又衍变成新的菜品。河舒镇上的豆腐师傅们曾自发组团去剑门关考察豆腐菜品制作,两地制作方法的巨大差异,又给厨师们许多灵感。回来后,大家创造了一些新菜品,比如张彬创作了金橘豆腐菜去参加美食节比赛。
  “荷包豆腐、纸包豆腐、糟香豆腐、鲫鱼豆腐等菜品都是河舒豆腐的名菜,目前各家餐馆通过炒、烧、煎、炖、烤、凉拌等手法,制出来的豆腐菜共有188道,其中很多菜品还在进一步创新完善中。”30岁的贾永发已有12年做豆腐菜的经历,他一边翻炒锅里的口袋豆腐,一边飞快把锅底隔开,用不同的佐料调制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口味,他说,“这就是同形同色不同味的阴阳豆腐。”
  D
  规划发展
  开发新品 做强豆腐产业
  河舒豆腐除了研制新菜品外,近年来又在产品形态上做出一些尝试。比如制成休闲豆腐干,“河舒豆奶”、“河舒豆皮”等。2006年3月,蓬安县举办了首届豆腐节,评出4家名店和15个豆腐名菜。此后,河舒豆腐又获农博会“南充名特优产品”和“南充老字号”称号。
  “我们近期将打造‘天府一绝、河舒豆腐’餐饮业一条街,修建占地4000平方米、容纳10户的品牌店。”河舒镇副镇长徐刚介绍,蓬安县还将在南大梁高速河舒互通出口处打造表现豆腐制作过程的文化浮雕群,并将对河舒豆腐原材料制作进行重点保护,加快厂房改造,扩大产能和保护优质水源。
  徐刚表示,镇政府将以组织企业研发豆腐新品为契机,开发适合大众消费,具有特殊口感的豆腐产品。在3至5年内,实现将豆腐产业3500万元的现有产值再翻一番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8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河舒豆腐 188个花样 你吃过几个?来源:南充晚报 作者:张松 刘永红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17日 点击数: 50 【字体: 】 【打印文章
被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糟香豆腐




  近日,在成都召开的“河舒豆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审查会上,专家们一致通过,将蓬安“河舒豆腐”依法按程序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予以保护。
  蓬安的河舒豆腐,以绵软细嫩清香可口著称,史载为汉代文豪司马相如传入蓬安。河舒豆腐经历代名厨创新研发,至今有188种菜肴,其形态千差万别,琳琅满目,不可思议。如今,河舒豆腐不只是一种美食,一种民俗文化符号,还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做着贡献。 
  A
  史料记载
  司马相如从宫廷带回豆腐制作技法
  “河舒豆腐历史源远流长,相见于史料的记载从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开始。”对于河舒豆腐的来历,蓬安县河舒镇党政办主任沈玉兰介绍,为彻底弄清河舒豆腐的“前世今生”,有关部门曾组织专门班子,花费很长时间进行考证。
  史料记载,司马相如在蓬州为官时,与夫人卓文君同游燕山,曾有农夫奉上豆腐伴酒,以弄琴吟诗。此前,正是司马相如为汉武帝陪侍宫宴时,品到豆腐,为其美味所倾倒,于是将其制作技法熟记于胸,带回家乡,在如今蓬安县金斗和利溪之间的“河塘”一带,传授给厨师仿制。
  河塘豆腐面世后,深受食客喜爱。有一名从河舒嫁到河塘的女子,将豆腐制作技法带入家乡。当时他们用井水制作豆腐,豆腐细若凝脂,洁白如玉,清鲜柔嫩,托于手任其晃动而不散塌,掷于汤中熬煮而不散烂。这种神奇无比的美食即是河舒豆腐最初的雏形。
  司马相如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邓郁章曾著文考证,上世纪初叶,河舒有一位郑姓人家极善制作豆腐。他们做的豆腐绵软细嫩,清香可口,当时为达官贵人和名媛士绅最为喜爱和时髦的美食。郑某驼背,虽身有微恙,但心地善良,为人诚恳勤劳,一度被当地财主请到南充制作豆腐。郑驼背死后,南充的豆腐制作技法渐渐衰落,但河舒豆腐却逐渐发扬光大,这也是河舒豆腐与别处相比,缘何具有如此特征的最明确的阐述。
  B
  以豆制浆
  豆腐味是否纯正 与选择的黄豆有关
  “如今,豆腐的制作是一种普及性极高的食材加工方法。在豆腐制作遍地开花的背景之下,河舒豆腐究竟有什么样独特的制作秘诀?”具有40年豆腐制作经验的67岁的刘国润大爷说,水、石膏、火候与清洁度,都是影响豆腐品质的因素。
  刘大爷说,河舒豆腐使用井水制作,这里的井水质量优良,石膏粉采用最著名的优质品牌,保持锅、盆、滤网等的高度清洁。如果清洁这一关过不了,残存在滤网上的豆浆会令制成的豆腐块表面有一层酸酸的馊味。
  上世纪80年代,河舒场镇共有4家豆腐作坊。“这些作坊都是私人的,当时他们的制作水平不分伯仲,有些作坊的豆腐还销到广安、岳池、广元、重庆等地。”
  “目前,河舒场镇制作豆腐的作坊有10余家,仅有两三家颇有规模,其中一家引进了自动化的豆腐制作机,每天一锅接一锅地出货,平均每锅豆腐仅需要二三十分钟。”刘国润介绍,众多的小作坊生产的豆腐无法向餐饮店送货,他们大多数进入农贸市场或者担挑挑走街串巷零售。
  “规模大作坊与散布的小作坊,产出的豆腐最大的区别是,小作坊豆腐具有苦味、煳味和馊味,没有大作坊制作的豆腐那种柔嫩的感觉。”河舒镇一厨师张文伟介绍,豆腐味是否纯正,与选择的黄豆有关。过去制作豆腐采用本地产土黄豆,号称“六月黄”,现在大多采用颗粒更为饱满的东北大豆和本地冬黄豆,其香味明显要淡很多。
  “市场上除了由黄豆制作的纯天然的豆腐外,还有人推出用鸡蛋粉制作的蛋白豆腐,其形态更加嫩软,几乎成流体状,也有做成玉米糊状的,但这些都不是纯黄豆制品,因此稍微正规的餐饮店都不会使用。”张文伟说。
  C
  交流创新
  豆腐菜品 花样增加到188个
  把豆腐这种食材做好,很多地方不乏民间能手,但要把豆腐做成花样百出的美味佳肴,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河舒豆腐从上世纪80年代,便开始了有益的尝试。张文伟说,当时河舒场镇开设了两家食店。但后来两家食店都关门了,所幸的是,河舒豆腐却保留了下来。
  张文伟的父亲张全礼就是其中一家食店的掌勺师傅。张文伟回忆,那时食材有限,豆腐菜品开发受限,另外,师傅们对豆腐菜品的创新不够,很多师傅当时一辈子只能做一两种花样的豆腐。比如炕豆腐、鲢鱼豆腐和鸡抓豆腐,都是当时大家争相模仿的招牌菜。
  张彬是张文伟的大哥,兄弟俩从父亲张全礼那里学到传统豆腐菜品的制作方法。张彬具有一定基础后,又到重庆拜师学习。1988年,学成归来的张彬开始尝试用混搭的办法增加豆腐菜品的种类,研制出纸包豆腐等菜品。很快,这种创作方法被河舒镇的数十名厨师效仿,不同厨师根据不同口味特点,自发开发豆腐菜品种类,这些新品经改良后渐渐固定成型。
  “比如辣妹子豆腐要切成三角形;崩山豆腐要加红油、姜末、蒜泥、葱段;雪花豆腐是将豆腐炒好后,再用鸡蛋清造泡沫加味。”张文伟说,这些固定下来的豆腐菜品也一直在向外交流,增补一些元素和造型,又衍变成新的菜品。河舒镇上的豆腐师傅们曾自发组团去剑门关考察豆腐菜品制作,两地制作方法的巨大差异,又给厨师们许多灵感。回来后,大家创造了一些新菜品,比如张彬创作了金橘豆腐菜去参加美食节比赛。
  “荷包豆腐、纸包豆腐、糟香豆腐、鲫鱼豆腐等菜品都是河舒豆腐的名菜,目前各家餐馆通过炒、烧、煎、炖、烤、凉拌等手法,制出来的豆腐菜共有188道,其中很多菜品还在进一步创新完善中。”30岁的贾永发已有12年做豆腐菜的经历,他一边翻炒锅里的口袋豆腐,一边飞快把锅底隔开,用不同的佐料调制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口味,他说,“这就是同形同色不同味的阴阳豆腐。”
  D
  规划发展
  开发新品 做强豆腐产业
  河舒豆腐除了研制新菜品外,近年来又在产品形态上做出一些尝试。比如制成休闲豆腐干,“河舒豆奶”、“河舒豆皮”等。2006年3月,蓬安县举办了首届豆腐节,评出4家名店和15个豆腐名菜。此后,河舒豆腐又获农博会“南充名特优产品”和“南充老字号”称号。
  “我们近期将打造‘天府一绝、河舒豆腐’餐饮业一条街,修建占地4000平方米、容纳10户的品牌店。”河舒镇副镇长徐刚介绍,蓬安县还将在南大梁高速河舒互通出口处打造表现豆腐制作过程的文化浮雕群,并将对河舒豆腐原材料制作进行重点保护,加快厂房改造,扩大产能和保护优质水源。
  徐刚表示,镇政府将以组织企业研发豆腐新品为契机,开发适合大众消费,具有特殊口感的豆腐产品。在3至5年内,实现将豆腐产业3500万元的现有产值再翻一番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2-18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河舒豆腐确实在南充这个区域内比较有名,但是主要推广还是靠吃过的客人感觉好,再向其他吃客推广。仿佛ZF很少参与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12-18 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司马相如何时在蓬州做过官?还和卓文君同游燕山寨?还据史料记载?纯属瞎编和胡扯!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12-18 00:37 | 显示全部楼层
豆腐是汉初的淮南王发明的,淮南王发明豆腐时,四川境内还根本没有豆腐,四川蓬安则是在汉高祖之后的700多年之后的梁天监6年的公元507年才建县,那时县制都没有,难道司马相如到月球上还是火星上作的蓬州的官?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2-18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12-18 00: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司马相如何时在蓬州做过官?还和卓文君同游燕山寨?还据史料记载?纯属瞎编!

司马相如在汉朝景帝时期,在都城长安做过官,后来又到景帝的弟弟梁王那儿当门客,汉武帝上台后,又到长安做官,最后因病辞官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2-18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汉族传统食品,豆腐是我国炼丹家——淮南王刘安发明的绿色健康食品。诞生于安徽六安市寿县与淮南市的之间八公山上,因此寿县又被称为豆腐的故乡。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时至今日,已有二千一百多年的历史,深受我国人民、周边各国、及世界人民的喜爱。发展至今,已品种齐全,花样繁多,具有风味独特,制作工艺简单食用方便的特点。豆腐高蛋白,低脂肪,具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功效。是生熟皆可,老幼皆宜,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安徽省淮南市——刘安故里,每年9月15日,有一年一度的豆腐文化节。深究者,可详阅《淮南子》及淮南地方志。理学家——朱熹有《素食诗》传世。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2-18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块标准豆腐的大小应该是长120mm 宽90mm 高60mm

2015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3-12-18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臭豆腐的由来】
  说法一
  话说朱元璋出身贫寒,年少时当过乞丐和和尚,有一回因饿得无法忍受,拾起人家丢弃的过期豆腐,不管三七二十一,以油煎之,一口塞进嘴里,那种鲜美味道刻骨铭心。后来他当了军事统帅,军队一路胜利地打到安徽,高兴之余,命令全军共吃臭豆腐庆祝一番,臭豆腐之美名终于广为流传。
  说法二
  而明代学者何日华在当时则已在著作中说,安徽黟县人喜欢在夏秋之际用盐使豆腐变色生毛,擦洗干净投入沸油中煎炸,有海中鳄鱼的味道。照这样看,无论是制法或煮法,好像都和朱元璋的版本没有什么分别。
  北京臭豆腐的由来
  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致和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
  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