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天使投资人,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大会上发言的主题是互联网思想。他分析了自己做企业的经历,从1988年开始做金山软件开始,一直到1999年我做电子商务的时候,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互联网就是一个工具,互联网和电、水、蒸汽机一样,就是一个技术的革命,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随着更深入的思考,“其实我认为互联网不仅仅是工具,互联网其实是一种全新的思想,它用完全不同的思想来看待业务、看待市场、看待我们的用户,它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思想。”他总结出七个字:专注、极致、口碑、快,他认为这是互联网的核心。
雷军以苹果做手机的方式来解释“专注”。他说,“一般的手机厂商每年都做50款、100款,看上去好像我们给了客户更多的选择,大家有没有想过客户根本记不住这么多型号。”他认为,专注这件事其实很重要,传统工业时代大家做了很多种型号,其实这是巨大的浪费。
“极致”与口碑。只有专注了,才能够将事情干到极致,极致就是做到你能力的极限。他以小米手机的营销为例。他说,互联网的营销核心是口碑,如果这个东西没有口碑的话,你想忽悠是一点戏也没有的。在这一点上,小米做的是比较偏极端的。在小米刚刚开始创办的前一年半里,小米是没有市场部门的,开始的时候,所有的研发人员全部在论坛、在微博上跟用户交流,我们发布的第一个产品是小米手机的系统,小米手机的系统刚刚发布一周才找到100个用户,只有100个发烧友愿意试用我们的东西。第一周100人,第二周200人,第三周400人,第四周800人,就像是滚雪球一样,到小米手机发布之前全球就有150万的用户了。口碑传播的速度,是远远超过大家想象的。包括到今天为止,小米坚持几乎不投广告,投的广告是非常非常之少的。而且小米的整个市场营销团队,到今天为止也不到10个人。小米的结构是,除了电商的基础设施,比如说客服、仓储、物流等,这些不算,小米到今天为止是1500人,这当中有1400人是工程师,而且小米整个创办人,这8个人,全部是做技术的。小米将成本压缩到极致,将口碑营销做到极致。
“快”。在整个互联网时代,7×24小时服务器在转,所以基本上反应速度要快很多,用户和厂商之间的关系、厂商内部的员工之间的关系、合作伙伴的关系,都是非常快的速度,而且是网状结构的,所以是7×24小时的快速反应。
雷军今年被央视评为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他与同时获得此称号的董明珠打赌——五年时间有没有可能超过格力。他说他有99.999%的信心。在今天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中,他对小米充满了信心,第一,小米没有工厂,不表示工厂不重要,但小米可以找世界上最好的工厂合作,产能提升的速度会非常之快。第二,小米没有零售店,零售店就是在网上。小米在这样的轻模式下,是有机会高速成长的。正是因为小米的轻,所以成长速度快,而且极端重视产品研发,整个公司绝大多数都是技术,追求极致的产品,非常专注、非常简单。小米在未来几年的增速还是有机会达到100%,如果是100%的增速,超过格力的概率就非常之大,可能用不了五年。
他同时也讲到,小米还是很小的公司,才干了三年的时间,未来的风险还很多。但是用互联网武装传统企业,用新模式做传统的事情,这是大势所趋,是任何企业都挡不住的。
他最后建议,在今天大家可能还更多的认为互联网的转型仅仅是电子商务化,电商其实提高了渠道效益,更为重要的是用互联网思想武装自己,我想这才是最关键的事情。 本帖最后由 天府之城 于 2013-12-25 23:05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