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羊肉:要选黏手有弹性的
羊肉研究专家、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所助理研究员郝耿称,新鲜的冻羊肉色彩鲜亮,应该呈现鲜红色。冻得颜色发白的羊肉,一般已经超过了3个月。另外,羊肉是肥瘦相间的,其脂肪部分应该洁白细腻,如果变黄,就说明已经冻了太长时间,甚至可能超过一年。
对于鲜羊肉,挑选的方法就更多了。首先,新鲜羊肉摸上去有点黏,能轻易粘住小纸条。另外,新鲜羊肉肌肉结构坚实而有弹性,切成较厚的片后也能立起来,不新鲜的就软塌塌地“站不住”了。最后,购买带骨的新鲜羊肉块时,还可以比较骨骼的粗细。通常骨骼越细的,说明羊的年龄越小,肉质也更加柔嫩。有的人不习惯羊肉的膻味,专家建议用来涮火锅或红烧更好。
除膻味
1、将萝卜扎上几个洞,和羊肉同煮,然后捞出羊肉,再进行烹制,膻味即除;
2、每1000克羊肉放入5克绿豆,煮沸10分钟后,将水和绿豆倒掉,羊肉膻味即除;
3、煮羊肉时,每500克羊肉加入剖开的甘蔗100克,可除去羊肉的膻味,增加鲜味;
4、把羊肉切块放入开水锅中加点米醋(500羊肉加500毫升水、25克醋),煮沸后,捞出羊肉烹调,膻味即除。
识别绵羊肉和山羊肉:一看颜色。绵羊肉肌肉呈暗红色,山羊肉肉色较绵羊肉淡,有皮下脂肪,只在腹部有较多的脂肪,其肉有膻味;二看肉上未去净的羊毛形状。绵羊肉毛卷曲,山羊肉毛硬直;三看肋骨。绵羊肉肋骨窄而短,山羊肉肋骨比较宽。
奶白汤
煮前先炒 小火慢炖
不少人判断羊肉汤是否正宗,一个重要标准往往是“汤色奶白”。但其实这样的汤色根本没有秘密———奶白色的形成,主要是蛋白质作为表面活性剂,包裹脂肪微粒形成小球,散射光线而形成。只要使汤中有足够量、并且乳化性能好的蛋白质和脂肪,就能煮出奶白色的汤。
不少烹饪手法,都是羊肉汤能够产生奶白色汤的原因。比如小火慢炖,时间足够长,使得蛋白质和脂肪溶出;煮羊肉前先炒,也加入了脂肪,并且让蛋白质和脂肪亲密接触,也对形成奶白色汤很重要。
蹄花汤、三鲜汤能呈现白色,是类似的道理;而在汤中加入牛奶也是这样,牛奶中就富含脂肪。
患有这些病不宜吃羊肉
羊肉性温,冬季常吃羊肉,不仅可以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的作用;羊肉营养丰富,对肺结核、气管炎、哮喘、贫血、产后气血两虚、腹部冷痛、体虚畏寒、营养不良、腰膝酸软、阳痿早泄以及一切虚寒病症均有很大裨益;具有补肾壮阳、补虚温中等作用,男士适合经常食用。
不过,发热、牙痛、口舌生疮、咳吐黄痰等上火症状者不宜食用;肝病、高血压、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及发热期间不宜食用。
为你推荐几款家常羊肉做法
●乾隆羊腩煲
材料:羊腩500克,姜粒100克,马蹄100克,腐竹50克,北菇100克,香叶3片,八角3粒,陈皮一片,腐乳200克,柱侯酱50克,南乳30克,冰糖100克,蚝油50克。
制作:将羊腩焯水定型,斩件,将所有酱料炒香加入羊腩,加水至盖过羊肉为宜,中火炆45分钟至软焾、汤汁收干即成。这道菜是乾隆下江南时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小贴士:焯水时冷水放入,开火慢慢加热至滚开,这样羊肉腥膻味也会容易去掉。
●京葱爆羊片
材料:京葱片200克、羊肉切片300克、红椒角少许、蒜粒10克、黑椒碎少许、美极鲜少许、糖3克、生抽3克、盐少许。
制作:京葱放少许盐略炒,捞起后待用,再起油锅炒熟羊肉,放下所有调料和京葱,勾芡炒匀上碟即成。
小贴士:最好选用绵羊的羊架起肉;用水和生粉、味料腌制,这样羊肉会更加嫩滑。
●国药清汤羊肉煲
材料:马蹄100克,川弓5克,杞子10克,红枣6粒,沙参50克,玉竹50克,党参50克,红萝卜250克,羊肉750克,矿泉水500毫升。
制作:先将羊肉焯水定型,斩成细件。将所有材料放进锅里煲滚,慢火煲35分钟至羊肉软焾(羊肉汤水的分量以刚盖过所有材料为准),最后加入盐,即可食用。
小贴士:川弓不能放太多,产生苦涩的口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