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蓝风衣》新片首映式成都举行12月19日,以四川省营山县城南镇残疾村医侯方杰为原型的纪实性故事片《蓝风衣》新片首映在成都市欢乐颂新时代电影城3号厅举行。该片讲述了在中国学习中医的留学生戴维寒假旅游期间,在四川营山县巧遇拄着拐杖的七旬村医侯方杰救助一对留守儿童,他被侯医生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所吸引,便拜侯方杰为师,整个假期跟随他一起学习中医,为群众义诊送药,帮助贫困患者,毕业后不顾女友的反对来到四川继续跟随侯方杰。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感人至深。 该片主人公侯方杰、侯方杰的妻子、侯方杰的徒弟以及许多病人都是真人真事。作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的主人公侯方杰,首次走上银幕,把自己真善美的事迹展现给世人,现身说法,这在中国电影历史上寥寥无几。说起首次“触电”的感受,侯方杰坦言,这次经历让他终生难忘。“简直没想到拍电影这么辛苦。”侯方杰说,拍摄期间,导演连子要求非常严格,只要表演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就会毫不客气地要求重来。有时一个动作或一句台词,要反复演10多次。 侯方杰的事迹曾受到原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的高度赞赏。1940年,侯方杰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便随父学医,14岁开始独立行医。多年来,侯方杰潜心钻研医术,1998年,他撰写的论文在美国举办的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被评为优秀成果奖。 侯方杰不仅医术高明,医德高尚也远近闻名。只要有病人求诊,不管路途多远、时间多晚、天气多坏,他从不推辞。若遇到鳏、寡、孤、独患者或病人家庭困难时,他不但不收诊疗费和药费,还经常倒贴车船费,送病人回家。 侯方杰行医50余年不仅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为山乡百姓解除病痛,还把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积蓄捐出扶贫济困,被群众称赞为爱心老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组建党员义诊小组开始,侯方杰巡回营山53个乡镇,义诊70000多农村患者,送药下乡30881剂(副),价值人民币36万多元。2006年7月,66岁高龄的侯方杰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不顾年老身残,拄着拐杖在全县农村巡回义诊,受到农民群众高度赞扬,被当地百姓亲切的称为“活菩萨”。 “作为医生,医德至关重要。医生如果是一心想多挣钱,就会把一个患小毛病的人医成重病,结果是花大钱难治小病;如果是真心为病人着想,用小钱也能治大病。现在山区农村很多老百姓仍然十分贫困,有的农民患病后住院或做手术,动辄就是几百、几千甚至几万元,根本承受不起。中医讲究内外调理、标本兼治,而且费用低廉,在广大农村很有推广价值。”侯方杰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大中医在农村推广和发展的力度,并采取综合措施从资金、政策上给予扶持。 2007年7月,中共营山县委授予侯方杰“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8年1月,营山县所在的南充市授予他“南充市道德模范”光荣称号;四川省卫生厅、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他“四川省健康卫士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省卫生、中医药系统开展“学习侯方杰,争做群众满意的医务工作者”活动。50多年来,侯方杰曾获 第四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优秀成果奖。 “感动中国.2008全国杰出贡献爱国人士”。 “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四川省健康卫士楷模”、 四川省 “全省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四川省首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四川2011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2013年入选中央电视台最美乡村医生20强。 据悉,这部“弘扬医德,传递正能量、助力中国梦为主题”、宣传全国优秀乡村医生侯方杰的电影《蓝风衣》于今年10月底获得国家卫计委2013年优秀卫生计生文艺作品每一名。 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市委办公厅、市卫生局、营山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局及各届观影代表、川内外10多家媒体近300人出席观影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