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544|评论: 12

攀西城市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9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攀西城市群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攀枝花市---------现状:大城市(常住人口130万,非农业人口67万,建城区60平方公里,GDP 345亿元,财政收入35亿)。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不足:面积较小,人口、经济总量不够大,城市面貌需打造,交通枢纽中心未完全形成。发展方向:特大城市。

  西昌市---------现状:中等城市(总人口61万,非农业人口25万,建城区36平方公里)。优势:地势较平,邛海一湖,有依托凉山州的6万平方公里土地。不足:地震区,缺水,海拔高,风大,经济实力不够强。可发展方向:大城市。

会理 -------现状:小城市(总人口45万,非农业人口14万,GDP 52亿元)。优势:地势较平,有矿产资源。不足:缺水,海拔高,经济实力不强。发展方向:中等城市。

米易 --------现状:小城市(总人口21万,GDP 26亿元)。优势:地势较平,有矿产资源,特色农业。不足:经济实力不强,人口不够集中。发展方向:中等城市。

德昌--------小城市(总人口20万,GDP 20亿元)。

盐边-------(总人口21万,GDP 23亿元),可发展为城区。

会东-------小城市(总人口38万,GDP 39亿元)。

华坪-------小城市(总人口15万,GDP 13亿元)。

大姚-------小城市。

永仁-------(总人口11万)可发展为小城市。

丽江市--------现状:中等城市(总人口115万,非农业人口28万,建城区30平方公里,GDP 70亿元)。优势:旅游业,地势较平。不足:地震区,海拔高,经济实力不够强。可发展方向:大城市。

元谋--------现状:小城市(总人口21万)。优势:地势较平,旅游业特别,亚热带农业。不足:经济实力不强,干热盆地。发展方向:中等城市。

[em03][em03][em03][em03]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8-2-29 20:17 | 显示全部楼层

攀西城市群各城市未来展望(之一)

攀枝花市以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和谐攀枝花为战略要求,以“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为战略目标,着力推进“四个倾力打造”为战略重点,即倾力打造高水平的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攀西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和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把攀枝花建成经济实力强,人民收入高,人居环境优,社会秩序好的现代化大城市。重要指标:到2015年,地方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每年增长1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9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80亿以上(平均每年增长30%),城市人口突破100万,总人口达160万以上。

重点抓好钒钛新材料、优质钢铁、水电能源、电冶化工基地的规划建设,认真组织实施好工业“百亿工程”,集中精力打造钒钛和钢铁“千亿产业”集群,把攀枝花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钒钛之都重点抓好早市蔬菜、亚热带水果、优质烤烟、优质蚕桑、畜牧水产、生物能源等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稳步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规模和水平,支持、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着力打造攀西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加快攀枝花由工业型城市向综合性城市的转型,进而成为真正的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打造区域大枢纽。要按照“扩展南北,打通东西”的思路,加快建设和完善航空、铁路、公路交通体系,确保攀西、攀昆高速公路如期建成通车,争取成昆铁路新双线尽早开工建设;加快构建攀枝花连接丽江、楚雄、昭通、西昌等周边重点城市的交通干线,推动昭通——攀枝花——丽江铁路和攀枝花至丽江、楚雄、大理等地的高速公路建设。

按照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和百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城市规划,优化产业布局,扩大城市发展规模;二是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和完善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真正满足大城市建设的需要;三是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工程,努力改善攀枝花人居环境,努力把攀枝花建设成为一个最适宜人居的现代化大城市。

发表于 2008-3-5 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攀枝花全市常住人口110余万,本地原住民近60余万,外来移民约计50余万.

发表于 2008-3-15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em04][em04][em04]只求物价再降点,工资再长点就阿弥陀佛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3-15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攀西城市群各城市未来展望(之二)

西昌市发展目标:
                     
                  ——保持三个高位增长:工业总产值保持每年不低于30%的高位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保持每年不低于40亿元的高位增长;项目引进数量保持每年不低于50个的高位增长。
                     
                  ——优化两个结构:一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提高工业产值比重。一、二、三产业的结构比重由2006年的15.7%、43.2%、41.1%,提高到2008年的12%、50%、38%,使工业在三次产业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2008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在2006年的基数上翻一番;GDP达到140亿元;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总收入达到16亿元,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二是优化财政结构,提高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总收入特别是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2006年我市地方财政收入占GDP的4.22%,2007年达到4.5%,2008年达到5%。到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2006年翻一番,突破200亿元,力争进入全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前五强。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在2006年基础上各翻一番。
                     
                  ——打造六大产业集群:打造2个百亿元级产业集群:钒钛产业集群(包括钢铁)、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包括铜、锌)。打造2个五十亿元级产业集群:绿色产业集群(包括食品、医药、烟叶)、电力能源产业集群(包括水电、电力设施、新型能源)。打造2个二十亿元级产业集群:建筑房地产业集群、宾馆旅游产业集群。
                     
                  ——发展五类新型产业:一是发展制造产业,以水电八局项目为依托,启动水电行业机电、产品加工制造业;二是发展航空产业,以易飞航空公司基地建设项目为依托,启动航空食品生产、人员培训、航空维修等相关产业;三是发展以物流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产业,以西昌市货运(物流)中心站建设项目为依托,启动烟叶配送、货运、仓储等相关产业;四是发展新型能源产业,以兆瓦级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中国石化和盛业能源集团天然气勘探项目为依托,启动太阳能、风能、乙醇燃料等清洁能源产业;五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新钢业技改扩能项目、重钢太和铁矿采选扩建项目、康铜集团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西昌锌业兼并重组项目为依托,启动钒钛稀贵金属提取以及铜、锌资源深加工产业。
                     
                  ——实现三个跨越:由注重经济总量的追赶转向总量和质量提升相结合的跨越;由注重扩大投入的追赶转向重视科技和体制创新的跨越;由注重经济为主的追赶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方位跨越。全力抓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成为全州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示范市。
                     
                  ——实现社会事业发展三个达标:2007年实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项目”达标,确保疫区30多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实现“平安西昌创建”达标,创造文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实现“双拥模范城创建复查验收”达标,营造军民共驻共建和谐西昌的良好氛围。

 ——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围绕“川滇枢纽、州府中心、西部水城、五彩西昌”的城市定位,突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森林城市”、“中国航天城市”三张城市名片,在全国、全省叫响“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这一特色口号。
                     

 楼主| 发表于 2008-3-18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丽江市07年数据统计

人口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根据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统计,年末常住总人口121.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3万人,增长0.2%。全年出生人口12023人,出生率为9.9‰;死亡人口6558人,死亡率为5.4‰;自然增长率为4.5‰。

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农民收入增量、增幅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922元,比上年增加312元,增长19.4%,扣除价格因素的影响,实际增长12.6%。全年城镇在岗职工人平均工资20976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增长16.7%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18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人民群众从经济增长中得到了更多实惠,民生切实改善。

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城镇人口30.4万人,城镇化率达到2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33.2平方公里,增长9.7%;城市道路长度115公里,增长4.5%;污水集中处理能力2.5万立方米/日,增长25%;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旅游发展形势喜人。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530.9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其中海外游客40.07万人次,增长29.8%,国内游客490.86万人次,增长14.4%。旅游业总收入58.2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11900万美元,增长34.9%,国内旅游收入49.32亿元,增长26.6%

国民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联审通过,全年生产总值(GDP84.82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加快1个百分点,连续五年实现10%以上增长,经济快速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45亿元,增长6.5%,加快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8.03亿元,增长20.3%,回落3.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8.34亿元,增长13.2%,加快3.6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5%45.6%43.9%,分别拉动GDP增长1.56.36.1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达到6984元,比上年增加1174元,增长13.6%

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各项税收收入106418万元,比上年增加25183万元,增长31%。其中国税收入47019万元,比上年增加7709万元,增长19.6%;地税收入59399万元,增加17474万元,增长41.7%。全年财政总收入(含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上划所得税收入)116768万元,增收31990万元,增长37.7%,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2831万元,增收22002万元,增长43.3%,增收额接近2002年全年收入总额,增速为1998年以来最高。

[em25][em25]

 楼主| 发表于 2008-3-18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攀枝花市以建设实力、魅力、活力、和谐攀枝花为战略要求,以“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为战略目标,着力推进“四个倾力打造”为战略重点,即倾力打造高水平的战略资源综合开发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攀西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和川滇交界区域性中心城市。把攀枝花建成经济实力强,人民收入高,人居环境优,社会秩序好的现代化大城市

[em06][em06][em06]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建设未来 五年发展目标: 全省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以上,2012年达到42%以上,形成成都1个特大城市,攀枝花、自贡、绵阳、南充、泸州、宜宾、内江、乐山、德阳、达州、遂宁11个大城市,46个中小城市,1700个左右建制镇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结构,努力构建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及攀西城市群。[em29]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攀西经济区可重点围绕钒、钛、稀土、水能等优势特色资源承接产业转移,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能源、新材料、精品钢材、立体生态农业基地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城市群;[em2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0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攀枝花瞄准“世界级”目标壮大钒钛产业集群
  定位攀枝花正按照“打造高水平的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攀西阳光生态旅游基地、川滇交界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地“打造中国钒钛之都,建设特色经济强市”。
  本报讯 (记者张春) 11日,投资4.2亿元的金江钛业高钛渣项目在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开工奠基。这一中外合资项目建成投产后,将年产高钛渣15万吨、不锈钢8万吨,按现有市场价格计算,总产值可达30亿元。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就必须占领制高点,抢到主动权,抓好大项目。”市委主要领导表示。2008年,攀枝花市将实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重大项目共有936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确保达到16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70亿元。突出发展钒钛产业和延伸相关产业链,则是重中之重。
  在巩固钢铁、能源、化工产业的基础上,攀枝花瞄准“世界级”目标壮大钒钛产业集群,目前,恒鼎及龙蟒矿冶煤基直接还原扩大示范项目、德胜集团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等一批大项目加快建设,东方钛业4万吨金红石钛白、泓兵钒镍5000吨铁镍、攀宏钒制品厂扩能改造等项目将在年内陆续竣工投产。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攀枝花正实施开展10个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工程,强力推进产业升级和节能减排。在实现产品结构优化的过程中,培育3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品牌。2008年,攀枝花钒钛新材料产值力争达到90亿元。
  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光热资源,在发展“阳光蔬菜”、“阳光水果”、“阳光旅游”的同时,抓住建设“两烟强省”和全国重要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的机遇,快速推进百万担国家级现代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建设。今年该市烤烟种植面积达14万亩,确保收购烟叶40万担。
  攀枝花地处川滇交界,西攀高速公路攀枝花境内段和投资28亿元的攀田高速公路目前正进行最后冲刺,将分别于今年6月和200911日前全线通车,提前一年打开四川通江达海的南大门。随着交通瓶颈的不断突破,攀枝花的产业集聚能力、要素转化能力和区域带动能力将显著提升。
  支撑点攀枝花钒钛产业园区今年投产企业将达60个,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围绕“百亿园区”的目标,目前园区内攀钢钛业投资达23亿元的1.5万吨海绵钛等“十大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国内最大的酸性工业污水处理厂等“三大环保公用项目”、400万吨专用货场及铁路专用线等“五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加紧建设和陆续投产

[em01][em01]

发表于 2008-5-11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攀枝花别说发展那了,先把污染搞好再说其他吧,再有钱有屁用,牺牲环境搞GDP不值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关心.

攀枝花的新发展已是科学发展.05年已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上个月已成功创建"中国优秀卫生城市",目前及下步正创建"中国优秀环保模范城市".

攀枝花7400多平方公里,环境稍为差一点也仅仅不到20平方公里.况且正在整治.不是外面说的一无事处.不信请来攀枝花亲自感受一下.攀枝花冬暧夏凉 天高云淡  物产丰富  人民热情.............

欢迎天下所有来客!!!

[em33][em33][em33][em33][em33]

发表于 2013-1-17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昌生活,攀枝花工作,妥妥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