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22|评论: 3

【59戏谈】《红梅记》改编本的硬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29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9戏谈】《红梅记》改编本的硬伤

 

看了长歌悠悠的“《红梅记》之我见”,深表赞同。

对于此剧目在故事主题、人物、情节方面的改动,我不想谈。那是专业评论家的事。59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只能就23日演出版,简略说几句我的观后感。

舞台表演有时像比较传统的正剧,有时却像时下流行的滑稽小品。大剪刀,未免过于夸张;长板凳,更显莫明其妙;扯眼线,让人起鸡皮疙瘩;其它杂耍、特技,也毫不新鲜,何况有失误,有点儿逗人笑。总的感觉像是一场川剧绝活大杂烩。

文冬当替身,代跳高墙(台),武功好,倒是一绝,但,这还是裴生么?

王玉梅的领唱,李秋华的帮腔,各有千秋,但,凑在一起,这音乐听起来就有点别扭。此外,李慧娘唱的那两句杜甫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末用了扬琴腔,但感觉其从川剧高腔到四川扬琴的音乐转换不自然,接逗显得生硬。

另有一处,必须指出:第二场,李慧娘与裴生初遇时,究竟是在墙内,还是在墙外?既在红梅树下,似乎应是墙内,那么,裴生又是怎么跳进戒备森严的贾府大墙之内的?若说是在墙外,明明慧娘开初就已唱过逃不出高墙之类的悲怨。再者,若是墙外,慧娘此时何不就干脆求裴生带自己远走高飞,却硬要等到太夫人来扯眼线?大剪刀剪断情丝、二人分别之后,裴生究竟是留在墙内,还是隐身离去?他既有此来去自如的本事,到后来又怎么……让人看得个糊里糊涂,怎么也想不明不白。

59认为这是改编本的一处硬伤。

以上刍议,仅供参考。

080229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2-29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渔樵未看到当日演。倘如五九所见所言,则确实是"大硬伤"了!
发表于 2008-3-1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过分迷信今人的智慧!

发表于 2008-3-2 19:1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到底是老先生!真有见地!顶!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