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嘉道理慈善基金会社区康复合作项目蓬安县康复中心成立以来,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对特殊残疾儿童进行“送教上门”、对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对轻度精神残疾人进行生计支持……一系列的个性化服务,让残疾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轻松。(2013年12月12日《华西都市报》)
此举无疑是以人为本,关爱残疾人的利民之举。残疾人是社会一个特殊的人群,由于种种原因,导致肢体或身体官能缺失。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是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在各个领域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为追求人生平等实现自我价值努力。
笔者认为,我们的国家、企业、社会、慈善机构等等政府、部门,理当给予残疾人更多的关心、关爱。没有自理能力的人,需要我们精心照料;智力残缺的人,需要人们富于理性的阳光温暖;肢体残缺的人,需要我们倍加呵护。人与人之间,需要的是相互关爱、平等共享,这就是一个文明的社会,一个拥有智慧的生命群体。
虽然我们已经建立了保护残疾人权益的相关法律。但残疾事业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社会中对他们的歧视与偏见,还没有彻底消除。作为弱势群体的他们,也会遇到种种不公平的对待。不能不说,对残疾人的歧视,对他们合法权益的漠视和侵犯,是一些健全人用残疾的思想来对待残疾人,这是一种缺乏爱心和公德心的行为。
残疾人,也是我们社会之平等群体,他们比其他人更需要社会的温暖和关爱。在那些身体残疾的弱者面前,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种机制,使关爱弱者、呵护残疾成为一种常态,这才是一个爱心凝聚的健全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