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 22:53 网友爆料:
—记巴州区法院十佳法官扈拯同志二、三事
倾心铸法魂 竭力促和谐
有人说,他跳出信访科,又跳进审监庭,办的案子总与“困难”二字分不开,然而他幽默的回答却让人出乎意料,他说,我就是为“困难”而生的,因为我常与困难相伴,已养成了不怕困难的习惯。他就是巴州区法院原任审判监督庭庭长扈拯。为“困难”而生,这话听起来,有些调侃,但了解他的人,就知道一点不假,近些年来他办的案子,无论是在信访科还是审监庭,几乎每件案件都与信访挂上了号。
“三心”化怨结
他常说,再大的矛盾,再难解的怨结,只要我们具备有耐心、热心和爱心,最终总能化解。吴大飞信访案的化解,就是他“三心”工作法的最好注解。
吴大飞原住巴中市巴州区宕梁办事处,他所在的后河社区属城市拆迁改造区域。在拆迁改造中,开发商东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起诉到区法院,要求强制拆除吴大飞原住房。法院一审判决后,吴大飞不服,多次信访,要求开发商对其拆迁房实行就地安置,同时要求对他的原加工房也以门市安置。吴大飞与东方公司拆迁安置补偿纠纷案于2009年底启动再审。2010年初,扈拯同志刚到审监庭,他作为庭长,便主动要求承办此案。
接案后,他立即与双方当事人取得联系,通过电话初步建起了互为信任的双方关系,白天办案忙,事务多,他总是利用晚上认真察看卷宗,仔细琢磨案情,他常常带上卷宗,亲自到拆迁现场察看,有时忙不过来,他便利用节假日走访调查。他说节假日期间,当事人一般在家,容易找。为吴大飞案,去年端午节,他硬是到了吴大飞家里走访,他的热心和耐心令吴一家人非常感动。不仅如此,他还30多次走访协调东方房地产开发公司、巴中市建设局、原巴中市商贸园等,多方了解情况和相关政策,在他的建议下,相关单位坐在一起,还开了三次协调会。为了化解吴大飞心中怨气,扈拯同志毫不吝啬自己的爱心。他常说,用“爱心”工作,我们往往可以在不经意间化解一场恩怨、一个矛盾,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调查走访中,扈拯同志了解到吴大飞原是从事打米、磨面加工的农民,一家人就靠这个营生,但因城市拆迁改造让他失了业,家庭生活极为困难。为了彻底化解他心中的怨气,扈拯同志跑了很多部门,磨破嘴皮踏破鞋,最后为吴大飞夫妇解决了低保,为吴大飞之女找到了一个公益性的工作岗位,吴一家人十分感激。最终,吴大飞的拆迁还房得到了就地门市安置,他的原加工房也得以按门市安置。为此,一个郁结在吴大飞心中长达7年之久的怨结终于得以化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