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的差距
一是对旅游产业和生态旅游的认识和理解不足。由于历史原因,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足,把生态旅游作为工业、农业、城镇和生态建设的副产品,没有把旅游当作主导产业、重要产业、支柱产业或先导产业,相关投入严重不足;旅游体系的各个层次、各个环节普遍缺乏人才,现有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教育和培训,旅游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二是局部生态环境恶化,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南江河上游随处可见的铁矿、铅锌矿、砂石的开采使两河流域现状惨不忍睹,其中不少影响如对水资源造成的污染难以逆转;县境内的XX木业、XX松香厂|等上百家木材加工厂正在蚕食大跃进后栽植的林木,不断降低森林覆盖率;丑陋的“以食野生动物为荣的食文化”推动景区的少数饭店仍在以野生珍贵动植物作饭店促销手段,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目前我县的矿产开发工业支撑着县域经济税收的半壁河山,十年之后,这种支撑作用将不复存在。2006年6月,以矿产开发为主导产业的日本北海道的夕张市正式宣布破产,变成“财政再建团体”。夕张市负债总额632亿日元, 13000人口每人平均负担近500万日元。夕张的命运,让人很容易联想起南江的未来。夕张市市长后藤健二先生正盘算着要振兴夕张的观光业,特别是要吸引中国人的光顾。观光产业的兴隆,可以制造许多服务行当的就业岗位。前车之鉴,后车之覆,我们应当未雨绸缪。 三是缺少生态旅游信息交流平台。尽管现在南江对生态旅游的重视前所未有,但仍然缺少生态旅游的信息交流平台。这主要体现在由于南江的生态旅游相互交流的机制不完善,致使不仅各景区(点)的旅游情况相互交流太少,社会各界也缺乏对这方面的了解渠道;再加上缺少如何在南江开展生态旅游的指南(包括相关的规范、标准、文献等),景区的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缺乏应有的指导。 四是缺少一批竞争力强的生态旅游产品。南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对这些资源缺乏系统的整合与包装,有竞争力的生态旅游产品不多,还没有形成生态旅游的产业链,市场竞争力不强。文化资源挖掘程度低,文化和旅游融合度差,市场化运作还没有破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