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省政府“十规定”都明确指出,要精简文件简报,切实改进文风,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这规定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认同和赞许。在今年四川“两会”上就明确指出,赞扬性发言,不再一一写进简报。每次“两会”的分组讨论,有的代表、委员总喜欢用赞扬性语言评价两会报告。
有些代表委员总喜欢用什么高屋建瓴、催人奋进、思想深刻、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等一些赞扬性、肯定性的光彩词汇来评论两会报告,其实,评价两会报告也好,谈论具体工作也罢,用不着华丽光彩的词汇,对于我们的工作做得如何,报告是不是实实在在反映了我们的工作,是不是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每一位代表、委员一看就知道。
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从“两会”上传出来的批评声音是越来越多了,这是人民当家作主意识不断强化的可喜现象。但是,要让代表委员们都能畅所欲言地多提批评意见,特别是多提有深度、有质量、有见地的建设性意见,就需要我们政府以及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听批评意见,就要有闻过则喜、兼听则明的气度和胸怀。
正如因此,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容得下尖锐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都要要敢讲真话,敢于讲逆耳之言,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此,政府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多听、愿意听、喜欢听批评意见,是代表委员多提、善于提、敢于提批评意见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呼吁“两会”少些颂扬之声,也希望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多提一些批评性的意见和建议,多提一些有指导性的建议措施,这样才能有利于增进团结,有利于推进工作,促进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