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为厉行节约,四川省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闭幕后,每位委员和列席人员在散会离场时,将各自的证件放入了回收箱内,以便在本届内继续使用。(1月21日 四川在线)
在四川两会开始前和结束后,会场大屏幕上显示出了这样的字幕:“为厉行节约,本次会议使用的出、列席证将在本届内继续使用。请各位委员、各位同志散会离场后时,将证件放入门口回收箱内。”的温馨提示。在会场出口,出口通道旁的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白色塑料箱,箱子上贴着“证件回收处”。委员、与会嘉宾在出门时,都将胸前佩戴的证件取下,放入塑料箱中再离开会场。
这种大规模回收证件的规定是以前没有的,除此之外,四川两会还提出了诸如大会期间委员客房里不放水果和鲜花;会议包也不再人手一个,按需领或不领;餐前要点名,未经批准不得外出就餐等节俭办会的新规定。这些措施的出台可以说真正将节俭办会之风落到了实处。
节俭可大可小,从不起眼的“证件”抓起正体现出当下勤俭节约的新风尚。一个地方两会的证件数可能很小,从全国范围内来说,乡镇以上的行政单位每年都要开“两会”,如此算来每年节约的数目和资金会相当可观,节约效果也会相当满意。如果能推而广之,扩展到其他会议上,效果可能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