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今年四川将继续推进全省“十项民生工程”,今年要确保全省公共财政预算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提高到65%,重点抓好19件民生实事。无疑,这将意味着四川把民生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更加关注重民生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民生政府。
毫无疑问,要将“两会”建议、议案和提案落实到具体工作,就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基本职责,坚持实施民生工程,突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要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依法治省,把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职能重心,强化政府公共职能,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在当前,各地尤其是雅安地震灾区要注重发展民生经济,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灾后恢复重建的重要任务,本着民生优先原则,将城乡居民住房恢复重建摆在突出和优先位置,加快恢复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民生建设常态机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取向,完善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只有这样,才能把代表委员关注和老百姓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事项落实好、解决好,真正使民生建设成为老百姓的民心工程,放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