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433|评论: 10

[梨乡杂谈] 晓古街遗事(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4 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号院H家

3号院.jpg
图右为现在的3号院大门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常有一中年男子缓缓从城西的县农机厂步行回晓古街3号院,其人身材高大,面孔微黑,不拘言笑。这便是本县解放后最早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生HGK。
    GK的父亲ZF,成都华西大学英语系预科结业,曾任苍溪中学英语教师。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苍溪县政府县长向竹修,于 11 月13 日寅夜携眷逃跑。城中地下党人和各界进步人士,为和平解放苍溪于11月16日组织了“苍溪县紧急治安维持会”,ZF是发起人之一,并任常务委员。
    因家庭出身等影响,GK读书时错划为右派,落实政策后,多年的劳教极大地损害了身体,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乃调回原籍,在县农机厂工作。后病重,工厂允其在家绘图,对其学识,十分钦佩。
    当年在一偏僻小县劳教时,生病住院,那医院没有可升降的病床,GK乃设计绘图,工厂按图加工出了可升降的病床。令那小县人士十分佩服。
    GK于80年逝世,年45岁,终身未娶妻。
    回头来说3号院。
    3号院原为木结构撮箕口瓦房,系由县视学卸任后的H槐绶与其父所建(绶与ZF为H姓同宗)。
    绶为光绪年间补邑庠增生(秀才),甲辰(1904年)变法,邑令姜秉善,重其能守,任高等小学堂学监(苍溪中学老校区。1751----1761年邑令程以东观外鹿苑寺改建文翁书院,1771年邑令余更名为鹤山书院。1903----1905年间,姜秉善改鹤山书院为高等小学堂)。后办蚕桑传习所及任高小校长,皆用财有制而事不废。民国九年股匪冯万扑城,率生徒及街民密约法以严守御,慎交际以缓贼锋,城市安堵。绶办学垂二十年,成就者多。能文,犹攻画,年五十三卒。
   (姜秉善,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市调任苍溪县令,时值废科举、创新学,实施新政,姜秉善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讲习所,全县创改小学38所。)
    绶生五子,苍溪人了解多的有三:
    长子宗香字季彤,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田颂尧部驻陕代表。邑人以H疯子呼之(旧时因货币贬值,存入银行的光洋变为纸币且大大贬值而气疯)。
    当年他家居文庙对靣,在面向文学街(旧时由刘家巷之上口沿城而东的上段曰文学街,因文庙、学署在其中故名。即今解放路同心广场一带)的围墙上,亲书“退园”二字,以示闭户潜修医书的意思。
    著有《退园医抄》一书,将历年实践,结合其它医书中各种病患的处方,逐一分析、考证,详述于医抄之中。
    诊病时,结合研究人体穴位、推拉、按摩,用作治疗的辅助手段。又将家藏的沉香、鹿茸、犀角等名贵中草药,施给患者,疗效显著。
    凡病者均立有医案,如脉博、体温、大小便、舌苔、饮食、睡眠等情况,均详细记载,然后处方。可谓开苍溪中医诊病立医案之先河。
    治好几多顽固奇症。如:县城刘家巷一位女学生的“扯疯病”治愈了,外贸公司梁姓职工的“秃头癣”,经治后长了满头黑发,小学教师L兴佳被金钱豹迎面扑来,吓哑了,他除用药治外,结合穴位按摩疏导等手段,在一次穴位按摩中当时能发声说话了.
    土改时,在刘家巷口摆过药摊,亮出了中央大学医学毕业证。
    三公子宗辕字叔舆。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对我后方城市狂轰滥炸,叔舆乃暂避广元,后中医名声在广元日渐有名,遂定居广元,挂牌行医。共和国立国后,广元市人民医院任命为主治中医,人大、政协委员、常委。成名后,农业学大寨劳动模范张正桃患早期脑癌,他治好了,剑阁专区文教科长、民盟成员F老师二媳不孕,经吃药,生了一对双胞胎。其时,只要H先生的处方无论广元城内或乡场均提前取药,可见群众对他的信任与感激之情。
    叔舆不但成为名医,而且对家族中弟兄姊妹也十分关心,他的五弟黄宗涪,1945年病故后,其遗孀子女一直由其接济。逝世后,五弟媳年已八十多,噩耗传来,为了报答恩情,率子女、儿媳赶赴广元吊唁,亲至灵前,磕响头三个,以报答多年来关照之恩。
    印甫公五公子宗涪,成都树德中学高中毕业,爱好篮球运动,是该校校队成员之一。曾在苍城中小学任教,1944年任城厢小学校长,苍溪邑城中学生多多。1945年下期患脑溢血去世。
    民国十九年秋(1930年),阆中驻军旅长田泽孚(四川军阀田顺尧之弟)在阆中县城举办阆、苍、仪、南(部)四县军民联欢会,苍溪中学的篮球队获得冠军。那篮球队员中,就有H宗涪。
    宗涪去世后,其妻T氏一人支撑起一个破碎的家,几十年如一日,抚养三个儿女成人,后长女早逝,又抚育两个外孙女。冰清玉洁、贤妻良母,在街坊中传为佳话。
    如今,H氏一门俱已搬出3 号院,只有剩下那改建得面目全非的院子。
    2014-1-31改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2-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RE: 晓古街遗事(二)

   客观地说,县城解放前在深巷里拥有房产的,大多为殷实之家。读书、从军、做官者不少。他们大多拥有漂亮的小院,庭院深深,一派书香气。土改把房子分了,独户变成杂性大杂院,主人成了分子,真是个天翻地覆呀!记得那时不少学生去这些家背书,背的多是线装书。不是用来看,而是拆书再翻面,钉起来当作业本!这些家户一下破落了,乡下的田土早已没收,一夜之间都为吃饭而奔忙了。于是帮人的有了,打毛线挣钱的有了,当奶妈的有了,行医重操旧业的也有了,为了生存,只能适应和改变。而这些家庭的子女人多聪慧,读书也多佼佼者。文中所说hgk是我的哥姐辈了,不仅现在,在当年我也只能仰视!他考入北航,我一表哥与他命运相似,考入南开,我姐在天津大学,他们应是新社会精心培养的第一代人才。令人惋惜地是落马在1957年引蛇出洞,北航不航,南开不开!后来都染重病,在家乡郁郁而终!
   过去已成历史,现在可以想想了,为什么一个人只要家庭有点问题他也就一定有问题?不信任,不重用,还硬要把他们往敌人那边堆!此风之下,祸及千万,续及子孙,至今仍让人不忍!h家能人多,除赶上改革开放者之外,大多曾经中剑或伤痕累累。命运和社会是有愧于他们的。
    晓古街可以巨变,但正如它的街名一样,知古通今是变不得的呀!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门水井 发表于 2014-2-4 10:51 http://bbs.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客观地说,县城解放前在深巷里拥有房产的,大多为殷实之家。读书、从军、做官者不少。他们大多拥有漂亮的 ...


这篇文章成文几日,发与不发,心情忐忑。
思之再三,终于发出。
愿以此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 本帖最后由 huangguangyong2 于 2014-2-4 14:41 编辑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2-6 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所说hgk在50年代初,由苍溪中学组织学生演出现代歌剧《池叶荷》,在人民会场演出若干场,在当时很受欢迎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门人家 发表于 2014-2-6 00: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文中所说hgk在50年代初,由苍溪中学组织学生演出现代歌剧《池叶荷》,在人民会场演出若干场,在当时很受欢迎 ...

哦,记忆中的GK似乎有点木讷(那是六十年代),想不到他还能演歌剧《赤叶河》。那歌剧,六十年代中期南充地区文工团来苍演出过。不过,剧情我是记不甚清了,总之是配合土改的吧。
谢谢东门老师。

发表于 2014-2-6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时苍中校演出过白毛女、赤叶河等一批新剧,人山人海,观者如潮。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明星。赤叶河、王秀鸾、白毛女都是歌剧。至今仍记得唱词:叶赤河那个赤叶河啊!赤叶河那荒山多!k哥英年早逝,乡人应记住这个当年的精英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西门水井 发表于 2014-2-6 10: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时苍中校演出过白毛女、赤叶河等一批新剧,人山人海,观者如潮。同时也涌现了一批明星。赤叶河、王秀 ...

大哥好记性!
自己好好地活着,就是对逝者最好的祭奠。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现在我才有这点文字写K哥。还好,家乡的人们还能记起他。
我想,K哥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2-6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guangyong2 发表于 2014-2-6 11: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现在我才有这点文字写K哥。还好,家乡的人们还能记起他。
我想,K哥在九泉之下也可以 ...

当年K哥的母亲演出过歌剧王秀鸾,因当时川剧改进社还未建立。

 楼主| 发表于 2014-2-6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门人家 发表于 2014-2-6 1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年K哥的母亲演出过歌剧王秀鸾,因当时川剧改进社还未建立。

没有经过那段日子,那歌剧也是第一次听说。
不过,老人家当可是新派人物。

 楼主| 发表于 2014-2-9 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唉,文中的不拘言笑,应为不苟言笑。特此致歉。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