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右为现在的3号院大门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常有一中年男子缓缓从城西的县农机厂步行回晓古街3号院,其人身材高大,面孔微黑,不拘言笑。这便是本县解放后最早考入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生HGK。
GK的父亲ZF,成都华西大学英语系预科结业,曾任苍溪中学英语教师。1949年解放前夕,国民党苍溪县政府县长向竹修,于 11 月13 日寅夜携眷逃跑。城中地下党人和各界进步人士,为和平解放苍溪于11月16日组织了“苍溪县紧急治安维持会”,ZF是发起人之一,并任常务委员。
因家庭出身等影响,GK读书时错划为右派,落实政策后,多年的劳教极大地损害了身体,患有严重的肺心病,乃调回原籍,在县农机厂工作。后病重,工厂允其在家绘图,对其学识,十分钦佩。
当年在一偏僻小县劳教时,生病住院,那医院没有可升降的病床,GK乃设计绘图,工厂按图加工出了可升降的病床。令那小县人士十分佩服。
GK于80年逝世,年45岁,终身未娶妻。
回头来说3号院。
3号院原为木结构撮箕口瓦房,系由县视学卸任后的H槐绶与其父所建(绶与ZF为H姓同宗)。
绶为光绪年间补邑庠增生(秀才),甲辰(1904年)变法,邑令姜秉善,重其能守,任高等小学堂学监(苍溪中学老校区。1751----1761年邑令程以东观外鹿苑寺改建文翁书院,1771年邑令余更名为鹤山书院。1903----1905年间,姜秉善改鹤山书院为高等小学堂)。后办蚕桑传习所及任高小校长,皆用财有制而事不废。民国九年股匪冯万扑城,率生徒及街民密约法以严守御,慎交际以缓贼锋,城市安堵。绶办学垂二十年,成就者多。能文,犹攻画,年五十三卒。
(姜秉善,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由翰林院庶吉士市调任苍溪县令,时值废科举、创新学,实施新政,姜秉善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附设师范讲习所,全县创改小学38所。)
绶生五子,苍溪人了解多的有三:
长子宗香字季彤,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田颂尧部驻陕代表。邑人以H疯子呼之(旧时因货币贬值,存入银行的光洋变为纸币且大大贬值而气疯)。
当年他家居文庙对靣,在面向文学街(旧时由刘家巷之上口沿城而东的上段曰文学街,因文庙、学署在其中故名。即今解放路同心广场一带)的围墙上,亲书“退园”二字,以示闭户潜修医书的意思。
著有《退园医抄》一书,将历年实践,结合其它医书中各种病患的处方,逐一分析、考证,详述于医抄之中。
诊病时,结合研究人体穴位、推拉、按摩,用作治疗的辅助手段。又将家藏的沉香、鹿茸、犀角等名贵中草药,施给患者,疗效显著。
凡病者均立有医案,如脉博、体温、大小便、舌苔、饮食、睡眠等情况,均详细记载,然后处方。可谓开苍溪中医诊病立医案之先河。
治好几多顽固奇症。如:县城刘家巷一位女学生的“扯疯病”治愈了,外贸公司梁姓职工的“秃头癣”,经治后长了满头黑发,小学教师L兴佳被金钱豹迎面扑来,吓哑了,他除用药治外,结合穴位按摩疏导等手段,在一次穴位按摩中当时能发声说话了.
土改时,在刘家巷口摆过药摊,亮出了中央大学医学毕业证。
三公子宗辕字叔舆。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对我后方城市狂轰滥炸,叔舆乃暂避广元,后中医名声在广元日渐有名,遂定居广元,挂牌行医。共和国立国后,广元市人民医院任命为主治中医,人大、政协委员、常委。成名后,农业学大寨劳动模范张正桃患早期脑癌,他治好了,剑阁专区文教科长、民盟成员F老师二媳不孕,经吃药,生了一对双胞胎。其时,只要H先生的处方无论广元城内或乡场均提前取药,可见群众对他的信任与感激之情。
叔舆不但成为名医,而且对家族中弟兄姊妹也十分关心,他的五弟黄宗涪,1945年病故后,其遗孀子女一直由其接济。逝世后,五弟媳年已八十多,噩耗传来,为了报答恩情,率子女、儿媳赶赴广元吊唁,亲至灵前,磕响头三个,以报答多年来关照之恩。
印甫公五公子宗涪,成都树德中学高中毕业,爱好篮球运动,是该校校队成员之一。曾在苍城中小学任教,1944年任城厢小学校长,苍溪邑城中学生多多。1945年下期患脑溢血去世。
民国十九年秋(1930年),阆中驻军旅长田泽孚(四川军阀田顺尧之弟)在阆中县城举办阆、苍、仪、南(部)四县军民联欢会,苍溪中学的篮球队获得冠军。那篮球队员中,就有H宗涪。
宗涪去世后,其妻T氏一人支撑起一个破碎的家,几十年如一日,抚养三个儿女成人,后长女早逝,又抚育两个外孙女。冰清玉洁、贤妻良母,在街坊中传为佳话。
如今,H氏一门俱已搬出3 号院,只有剩下那改建得面目全非的院子。
2014-1-31改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