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15|评论: 3

压岁红包不应异化为“人情债”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2-4 0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4/2/4 0:00:48 [稿源:红网] [作者:孙明] [编辑:司马清] 红网官方微博 http://info.rednet.cn/c/mb2012/img/sina.gif http://info.rednet.cn/c/mb2012/img/tencent.gif
http://ad.rednet.cn/picture/2014/1/2009news_29161343_0.jpg


  发红包,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之一。然而,如今这却成为不少年轻人的一大负担。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了102名市民。结果显示,超过四成的受访者今年共发出了超过1000元的红包,单个红包里最多放入超过500元的人也占了四分之一。而红包的流向主要是家族晚辈。(《新京报》2月3日)
  
  按理说,过年时长辈给晚辈一定数额的压岁钱,既是春节的传统,又是一种吉利的象征。但如今,春节派送的压岁钱却俨然变了味,成为了“多了,拿不出来”、“少了,拿不出手”的人情负担。对此,笔者以为,压岁钱本是一种传统民俗,不应该异化成为“陋俗”而被人们所诟病。
  
  首先,压岁钱的含义就在于压住邪祟,其传递的是长辈对孩子的美好祝福,故此压岁钱数额的多寡本无伤大雅。但如今动辄成百上千的压岁钱却成为人们不可承受之重,这不但背离了发红包压岁的初衷,还使得春节发红包压岁的民俗缺少了应有的文化内涵,却沾满了更多的铜臭味。
  
  其次,对成人来说,给晚辈的压岁钱有些许祈福的意味,也表达了对晚辈的祝福和关爱,但是,这种关爱不应仅仅通过物质化和功利化的手段来表现。换言之,当压岁钱成为了“面子”和“人情”消费,也就失去了压岁钱本来的面目和人情味。因此,压岁钱的多寡不应成为衡量亲疏冷热的标尺,而水涨船高的压岁钱更是成为春节变“春劫”的元凶。因此,让红包压岁钱回归理性而不是唯钱是图,才能回归民俗文化的本质。
  
  其次,压岁钱本是期望孩子健康成长的美好祝福,但当压岁钱异化为成人之间的面子比拼时,也给孩子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相互攀比的心理,另一方面,助长了孩子的势力心理。总而言之,过于膨胀的压岁钱无形中剥夺了孩子的童趣和人情味,实在是得不偿失。
  
  最后,同样是派发压岁钱,香港人的做法却值得推崇,他们的红包虽然只有10元、20元不等,但却并没有因此显得小家子气。相反,这种小额的红包样式既避免了经济负担,又传递了祝福、传承了传统文化,不失为节俭但却有年味红包样式。
  
  其实,当人们感慨年味越来越淡时,是不是也该反思一下,过于物质化的消费才是导致年味缺少感情元素的罪魁祸首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4-2-7 09:57 | 显示全部楼层
1536660822 发表于 2014-2-6 22: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赞一个

感谢一个!
感谢.jpg

发表于 2014-2-7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额的红包既避免了经济负担,又传递了祝福、传承了传统文化,不失为节俭但却有年味红包样式,值得我们采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