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相关要求,大竹县民政局既立足眼前解决急难问题,又立足长远着力解决重点民生问题,创新探索出“十问、十查、十事”活动内容,着力推进“走基层”活动取得助民惠民实效。(2014年2月7日四川新闻网) 走基层活动要求领导干部深入基层,集中走访听民意,化解矛盾纠纷促民和,多办实事好事解民难,建强基层组织聚民心。这一活动切实贴近百姓生活,实在而有意义。 近期,四川全省上下党员干部纷纷开展“走基层”活动,而作为年轻基层干部,在群众路线实践中,要如何走基层?值得思考。 现如今,年轻干部的出身越来越“高”,很多都是本科、研究生毕业一出校门就进入“体制”,工作能力、为人处事都不言而喻。要让“走基层”实效最大化,笔者认为,年轻干部应该做到: 一是端正态度,扑下身子,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走进基层,才能学得到东西。同时,也要正视基层经验缺乏的短板,摆正姿态,与基层干部群众同甘共苦,从基层前辈身上“取到真经”。 二是要要热爱基层,奉献基层,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深化农村改革、培育富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多想办法,多出实招。 三是要“入乡随俗”,要懂得老百姓的习惯,熟悉老百姓的语言,虚心向他们学习,抓紧向实践学习。尔后反过来,发挥自己的长处,也还要当当老师,一身兼二任。把这个师生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年轻干部深入基层,一可以强党性,改作风,培养不怕苦、不怕累精神,也能在和群众直接面对过程中,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二可以接地气,增才干,及时地补上了基层实践这一课,能从熟悉农村和处理农村复杂问题中经受考验、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因此,年轻干部唯有实打实地的走才能有质的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