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42|评论: 10

[散文随笔] [父母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2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母老了,他们不会一直在原地等你的!他们一辈子在等你,等你出生,等你长大,等你上学回家……现在等你下班回家吃饭,等你过年过节陪陪他们,他们还有多少时间可以等呢?很多人背井离乡,甚至远至海外,为了追求他们的梦想,追求事业有成,追求前途无量。总是想着等着自己有了钱一定好好的孝敬父母,想着买了大房子就一定接父母来住,想着忙过了这一阵子一定回家看望父母……然而,父母是不会在原地等你的。也许,等你有一天人生辉煌时,父母却已经离你而去了,让你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年少时不懂这句古语的含义,曾私下耻笑:为什么总要留在父母身边?曾经我很赞叹“好男儿志在四方”这句话,梦想去云游四方。
带着这个梦想,我们迫不及待地离开了家乡,也真正离开了父母的身旁。曾经为自己能实现这一愿望而自豪,曾经为自己能走出家门而庆幸。殊不知世事艰辛,唯有离开家乡的人能体会到了。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一次离去的结束意味着更远的离去,归期却不可知。回头再望,家乡是如此美丽,父母身边是何等温馨。
仔细再读: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方觉其中的奥秘。
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里仁》这一篇。意思是: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方,在这里是指方向,地方,处所。这句话要辩证地理解:表明孔子既强调子女应奉养并孝顺父母(远游就做不到了),但又不反对一个人在有了正当明确的目标时外出奋斗。
  不知道我们是否算是“游必有方”呢?

每一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放一次大假,总是很晚才回去,又很早就返校了;即使在家里的一段时间,也是整天对着电脑,忙这忙那,搞东搞西,连和父母聊天的时间都没有。也许是真的忙碌,也许是习惯了漂泊,也许唯有父母能不挑剔我的所作所为……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
  每次给父母打电话,父亲依旧再三叮嘱我:在外多注意身体!此刻,我深感——母爱、父爱如山!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中对"孝"的强调,一直是从情感意义上进行说教。孝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切不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在”。
夜已深了,不知远在家乡的父母此刻是否依旧还在忙碌着或已睡下。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2-13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老父亲的我,被你的这段文字深深感动。你的父母真幸福。顶起!

发表于 2014-2-13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深的父爱浓浓的亲情感动着我……
祝愿你的父亲和你全家幸福安康!

发表于 2014-2-14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渐逝去,而逝去的光阴却无法再找寻了。"这是每一位游子都能感受到的心声。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juanke 发表于 2014-2-13 18: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作为一个老父亲的我,被你的这段文字深深感动。你的父母真幸福。顶起!

祝你身体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萍水 发表于 2014-2-13 19: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深深的父爱浓浓的亲情感动着我……
祝愿你的父亲和你全家幸福安康!

也祝你全家幸福健康。。。。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雪郎 发表于 2014-2-14 23: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每一次长时间的分别后,第一眼父母给我的感触是:父母又苍老了许多,额头上的皱纹又增加了许多,身体已渐 ...

人生就是这样。。。。有许多无奈。。。

发表于 2014-2-16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萍水又相逢 发表于 2014-2-16 16: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篇很有教育意义的文章!

每个人感想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14-2-16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深意笃,我读出了泪。
“...又很早就返校了”知,大概您是老师吧?建议把您这篇文章作为您的学生的范文,并要求背诵入流。让深入到脑海里,融化在血液中。
“教书育人”。我认为“启发式”和“注入式”施教应当并用! 本帖最后由 绿叶、 于 2014-2-16 18:46 编辑

 楼主| 发表于 2014-2-16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叶、 发表于 2014-2-16 18: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情深意笃,我读出了泪。
从“...又很早就返校了”知,大概您是老师吧?建议把您这篇文章作为您的学生的范文 ...

现在是学生是不会理解的,就像我们年轻时一样。。这种感受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才会明白的。。。。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