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南县马路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机器设备及存货物资的第二次拍卖会,在宁南县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举行。拍卖会上,标的物以146万元的最高应价成交,相比今年3月29日97万元的第一次拍卖,为破产企业挽回经济损失49万元。
今年2月6日,宁南县人民法院立案受理了宁南县马路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破产清算一案后,于3月15日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并依据大会决议,委托西昌和润拍卖有限责任公司对宁南县马路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机器设备及存货物资进行公开拍卖。3月29日,拍卖公司对上述物资进行了公开拍卖,其中12号竞买人李某以97万元的最高应价竞得了拍卖物。
4月2日,宁南县人民法院接到知情人士举报称,3月29日的拍卖中可能存在竞买人之间恶意串通的情形,拍卖结果损害了财产所有人的利益。
得知该情况后,宁南县法院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部署得力干警,联合公安刑侦力量展开调查。经过近半个月的艰苦工作,调查询问了80多名有关人员,在取得大量人证物证的基础上,确认了12号竞买人李某与部分竞买人恶意串通的基本事实。4月12日法院依据《拍卖法》及《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依法裁定3月29日宁南马路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机器设备及存货物资的拍卖成交结果无效。
随后,宁南县法院主动联系拍卖公司,要求其尽快组织第二次拍卖,并建议将第二次拍卖地点定在县法院,这样不仅能方便竞买人实地查看、核算存货物资,让他们心中有数,敢拍敢买,也能有效防止恶意串标的再次发生。
4月24日下午2点30分,拍卖会在宁南县法院第一审判庭如期举行,16位竞买人参加了拍卖会。
为了保证拍卖的公平、公开、公正,宁南县法院形成了分管领导坐镇指挥、审判人员列席监督、司法警察场外巡逻的联动机制,做到了分工明确,协调一致,不给有意串标的不法分子任何可趁之机。在近一个小时的拍卖中,整个会场次序井然,举牌应价有条不紊,最后16号竞买人以146万元的最高应价竞得了机器设备及存货物资。次日,16号竞买人足额缴纳了相应货款。
王培洁 海来迪波
本报记者 严宏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