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对面,引人注目是一片蜂箱,摆在显然是菜地的平地上,三三两两的蜜蜂飞出飞进忙碌采蜜。 好奇地上前一马年新房红福到,老人心中乐滔滔。 问,原来是白鹤山的罗家蜂场的年轻主人在此。 听主人说,元旦前就到了,春节都只是回家吃午饭,晚上到蜂场。刚立春就倒春寒,下起了雪,可急坏了主人,好在下雪的时间不长,不过,那春寒还是让蜜蜂冻死了不少。 我问,怎么那么早就出门,还没多少菜籽花啊。主人说,出来后还得给蜂喂食,早点来,蜂子还得繁殖,也为早点采到新鲜的花蜜作准备,人们常说的“追花夺蜜嘛”。 这时我才知道,县城人喜欢罗蜂蜜,原来它是真的纯天然。 我想,时下的人都有了商品意识,用高科技手段来制作那些山寨“绿色”食品。 我将这一说,年轻的蜂主笑了,说,我老爸可不让我们这搞,他当年的养蜂,就是为了有正宗的蜂王浆、蜂
粉、蜂蜜吃,就是有正宗的蜂产品吃,他的白血病才好了,也正是如此,老人才迷上养蜂,一心要让人有真正绿色的蜂蜜吃。这不,连我也被叫来养蜂,说是“人没了,蜂还得传下去”。 说到放蜂箱的场地,年轻主人说,初时房东并不欢迎,说是怕蜂蛰,不想后来,那女房东不小心被蜂蛰了,风湿疼竟有好转,再说,经蜂传授花粉,农作物产量也提高了,主人很欢迎,于是就固定放这儿了,蜂场主人还为房东铺了一段水泥路,相处很好。
纯正蜂蜜圆父愿,舍弃商店来养蜂,餐风宿露为追花,辛劳取得好蜂蜜。
夫妻同心,黄土变金,饱沾蜂蜜,手写爱情。年轻的蜂场主人夫妇全神贯注地伺弄蜜蜂。
人勤春早,罗家蜂场的老掌门和少主人在检测蜜蜂的情况。
查看蜂巢情况。
少主人说,这个叫做蜂脾,一脾上面的蜜蜂应该有2500--3000个,才可以叫做蜂脾相当。
风和日丽的天气,养蜂场的少主人正在检查蜜蜂的发展情况。
学点养蜂的知识:蜜蜂的大腿两边有两处小绒毛,人们叫它花篮,你看:花篮里面已经装满了刚刚采回来的黄黄的菜花粉。
蜜蜂有非常明确的分工,保安蜂在箱门口不停的巡逻,看:还有几个内勤蜂不断往箱中扇风,调节箱中温度。
早开的油菜花 。
关了百货店,驻进养蜂场,夫妻手拉手,希望在前方。
蜂场时下还不忙,先把以后扩箱时需要的巢础做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