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公报指出:建立健全城乡统筹发展体制机制,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让广大农民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三农”工作得到了相当的重视,农村各项事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相对来说,农村的发展还很不够,还有很多迫切工作需要做。
一是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要得富,先修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当以交通建设为先。加强农村交通建设,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减少人力成本支出;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山村与外界的联系,改变农民群众的观念,提高农民群众的出行质量。同时,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应跟上,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便于留住农二代、农三代在农村继续发展,使得农村的发展后继有人。
二是提高农民的福利保障水平。因为城乡二元结构等种种原因,农村的一些福利保障水平相对较为欠缺。目前,对农村医疗、教育、养老等,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应继续坚持,一些不尽合理的应尽快修订完善付诸实施。解决好农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持续推进,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三是增加农业经营收入。要得农村真正繁荣起来,最终落脚点还是得增加农业的经营收入。可是,目前来看,因为人多地少,应为农产品价格较低,应为种植结构单一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农业的收入很有限。因此,在农村要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积极推进用地制度改革,促进土地流转。一句话,要让农村的土地大幅增值,要让农业经营收入大幅增加。
总之,有了农民的富裕,有了农村的繁荣,整个社会才真正称得上是兴旺发达,才真正是和谐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