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怎样才能走好群众路线,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力量,齐心协力走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依笔者见,村干部首先要对自己有准确的定位,这是突破前进障碍,走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要当好农村群众的“办事员”。就本身而言,村干部是干部,因为管理着村里的事务,手中“有权”;但是,村干部更是群众,与其他群众零距离接触,共同在田野里劳作、在村子里生活、共同为美好未来奋斗。因此村干部兼有“干部”与“群众”双重身份,而更多表现为“群众”的身份特质。村干部只有清醒自己的角色定位,自觉将自己摆进群众之中,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心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好事实事,赢得群众信任、尊重、支持,继而积聚群众力量,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要当好和谐社会的“构建者”。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农村虽小,矛盾不少。农村中矛盾纠纷有些十分复杂,很难界定是非曲直。但是,越是复杂的问题越要用心求解,越是难断的矛盾越要用心化解,否则,农村社会和谐难以保障,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以走完。村干部要把困难矛盾集中的地方当成自己的“主战场”,把解决复杂问题、尖锐矛盾当成检验自己能力的“试金石”。当村干部不怕麻烦、迎难而上,化干戈为玉帛,化矛盾为乌有,农村社会就多一分和谐,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就少一个障碍。 要当好甘于奉献的“好干部”。“说一千道一万,村干部没法干” 这句话经常听到,他道出了尴尬现实,道出了一些村干部的心声。实事求是地说,村干部工作不可谓不累、村干部待遇不可谓不低。但村干部的工作不可谓不重要,村干部甘于奉献的精神尤其显得崇高。村干部不计报酬低下,不计工作苦累,勤于工作,乐于奉献,“富裕全村人,贫穷我一家”不是耻辱,恰是光荣。当村干部把自己的情感、心血、精力都奉献给他钟爱的土地、可爱的乡亲,他就完成了“好干部”形象塑造,彰显出了走完“最后一公里”的人格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