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什么? 一.难谈的文化 二.十种文化定义 三.提纯 注释和参考文献
一.难谈的文化 文化是人类学研究的主要范畴。那么,什么是文化呢?这实在是一个很难谈的问题。为什么?因为它大,它是卡大卡大的。任何一种东西,如果过于卡大,谈起来就会无所适从,非常容易流于空泛与高度抽象。小学生应该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说是一个猴子,下山后跑到园子里,看到又是西瓜又是桃子又是玉米,于是,猴急起来,一会摘这个一会摘那个,瞎忙了半天,出园时气喘吁吁的抱着一个西瓜,又看到一只兔子,于是丢掉西瓜去追兔子。追不上,结果什么都没捞着。好可怜的猴子。 由于文化难谈,所以就有人抱怨了。比如,罗威尔(Lowell)说: 【……我被托付一项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想用字来范围它的意义,这正像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着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手里以外,它无所不在。】[1] 这股怨气从外国扩散到中国,有人抱怨文化定义太多,并提出了建议。比如,学者钟敬文说: 【要讨论文化的种种问题,必须先大略弄清楚什么是文化。因为对这个术语,现在许多学者,只把文学艺术、哲学、伦理、宗教等算作它的内容;有的学者定得广泛些,包括科学、技术、语言等在内。也有的学者定得非常狭隘,只限于文艺或某些学说(如孔孟哲学、宋元理学之类)。总之,大家对于“文化这个古老词汇改变出来的新术语的涵义,在理解上彼此颇为分歧。这种现象多少是不利于我们今天对文化问题的认识和讨论的。……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与其沿用某些哲学家、思想家史学或文化史家等的文化概念,倒不如采用人类学者(文化人类学或社会人类学者)所使用的概念更为适合些。自然,人类学者的文化定义或范围,彼此也不是完全一样,但是大体上是相同或比较接近的,这种定义的特点就是范围广泛。凡人类(具体点说,是各民族、各部落乃至于各氏族)在经营社会生活过程中,为了生存或发展的需要,人为地创造、传承和享用的东西,大都属于文化范围。它既有物质的东西(如衣、食、住、工具及一切器物),也有精神的东西(如语言、文学、艺术、道德、哲学、宗教风俗等),当然还有那些为取得生活物质的活动(如打猎、农耕、匠作等)和为延续人种而存在的家族结构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2] 很显然的,要真正了解文化这个大东西,需要涉及非常多的方面,如历史、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伦理、制度、一切器物、科学工艺等等,一应俱全。面面俱到的了解,不太可能,也没必要。 我们认为,企图用一句话来概括文化,是一种牵强的做法。因此,本文并不想走前人的老路,不想在众多的文化定义中硬生生的挤进来一个新的定义。本文目的在于,提取那些文化人类学所谈及“文化”的最基本的部分,做出观察与总结,从而对文化的特点进行归纳提纯。 如果能做到这样,就功德圆满了。 二.十类文化定义 文化(culture)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cultura来源于cultus,而cultus又是 colere的过去分词。因此,Colere是Culture的最初来源,意为耕作土地。后来,这个词语不断的引申与演变,成了今天所谓的文化。 在工具书里,对文化的定义采用的一般是“总和式”的定义,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比如《辞海》上的文化定义: 【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具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的基础。】 《社会简明辞典》也有相似的定义: 【从广义来说,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文化是一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基础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可见,在广义上,文化几乎指人类在存在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在狭义上,文化又侧重于指精神观念、意识形态等等。 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Tylor)。1871年,泰勒在《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劈头就说: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 、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的人所掌握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即复杂的整体)。】[3] 很明显的,泰勒的定义属于一种描述性的定义,即通过列举成分的方法来定义文化。这种描述性定义有一个通病,就是它本身是一个大杂烩,但它又常常无法无法囊括所有的文化,比如,“语言”就不出现在泰勒索的定义里,但语言难道不是文化吗?尽管可以在描述后面加上“等等”一词,但这很容易造成忽略。 美国符号人类学者格尔茨,在批评泰勒的定义时说:“泰勒式大杂烩(pot-au-feu)理论方法会将文化概念带入一种困难”,并从符号学的理论来给文化下定义: 【(文化是)使用各种符号来表达的一套世代相传的概念,人们凭借这些符号可以交流、延续并发展他们有关生活的知识和对待生活的态度。】[4] 泰勒的文化定义对后来的影响很大,很多学者都试图给文化下定义,“给文化下定义”也成了一种文化。 在对文化的定义中,最有代表性且一直影响到今天的,要算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oeber) 和克罗孔(Clyde Kluckhohn) 合著的一本书《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这本集大成的书,由哈佛大学的考古学与民族学的Peabody博物馆于1952年推出(Peabody Museum of Archeology and Ethnology, Harvard University, 1952),收集了1871年到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至少164种。 如果能找这本书,对了解各国学者对文化的看法,从而厘清文化定义,是一个较大的帮助。该书在中国大陆还没有,不过,在湖北人民出版社的《殷海光文集·文化篇》里,引用了该书的47个比较突出的定义,我们可以精选出一些来,予以转引、归纳,并加上一些其他地方的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