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704|评论: 39

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是混蛋逻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0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马庆云


24.jpg

    今天,手机的新闻客户端上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女士在两会上发言说,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我怕新媒体断章取义,特意又重新打开电脑,检索出当时的会议基本内容来。王平说这话的缘由,是她提到农村文化有自身魅力,现在存在断层的问题,进而说,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这样可以防止农村大学生漂到城市里边来,回不去。找到全部的来龙去脉之后,本人依旧认为,王平女士的提案,是混蛋逻辑。

    假定“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这是一份提案的话,那这个“鼓励”的主语是谁?王平女士说话的背景是在全国两会上,两会是中国政府最高等的代表大会,属政府工作性质。因此,王平语下的“不鼓励”这个动词的主语,应该是“政府”。我们补充完整一下看看,王平建议,政府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不妨,来分析一下这句话。

    王平的这份提案,一定是建立在以往以及当下中国政府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基础上的。但是,我想问一句至关重要的,在政府日常工作中,哪一项具体工作,是针对“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这个行为的呢?积极为农村上不起学的孩子进行助学贷款,算不算呢?我们姑且算这是其中一项。在舆论宣传中,政府工作人员带头嚷嚷上大学好?貌似现在没有任何一个村庄的政府标语上写着上大学好的字样吧,我见的最多的,不过是少生孩子多种树多养猪等等。

    作为农村生源,考入大学的笔者,每次回老家,总是特意看看当地政府在工作上,有什么新变化。恕我直言。从十几年前我在农村上中学,到十几年后我重新反观老家,政府在日常工作中,并未发现任何的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行为。我能想到的,只有政府在农村贫困学生的助学贷款上略微积极一点罢了。如果这是政府唯一的鼓励方式的话,我们不妨反问,王平女士的意思,是不是,政府连农村贫困大学生的助学贷款,都消极处理算了呢?

    显然不是!中国政府也不会这么做。同时,我们又不得不继续往下看,在助学贷款问题上,无论城市生源,还是农村生源,都是平等的。我们也不能因为看到政府积极对贫困农村大学生放贷,就认定政府鼓励谁了。政府助学贷款的出发点,是贫困,而非城市或乡村户口问题。从这一点来论,我们甚至可以说,政府以往及其当下,根本没有做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行为。王平的提案,在逻辑上,根本说不过去。

    当然,我们可以揣测一下王平的意思。她是不是想说,政府应该开动舆论机器,给农村人做宣传,告诉大伙,别上大学啦,上大学也没出息,还得漂在城市里边,都在家少生孩子多种树多养猪吧。但是,这是政府应该做的吗?行为主体,是否存在致命的问题?笔者承认,现在大学生毕业找工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大家谋生艰辛,但是,这种困境是只有农村生源面对的吗?城市生源找工作就不困难吗?显然不能一概而论。

    在信息化如此发达的时代,王平女士在提案中,俨然希望政府开动舆论机器给农村做不上大学的宣传,有这个必要吗?显然没有!在农村,谁家的孩子在外边混的怎么样,乡亲们都打听的一清二楚。我每次回乡,最惊讶的事情,都是,很多乡亲们对我博客又写了什么新观点出来,一清二楚。大家并非传统认识上的闭塞状态了。大伙对信息的获取方式更加多样化,而且及时、有效。上大学是否有用,农民自己心里最清楚,不用任何人去洗脑。

    执意提议政府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实乃是对“舆论洗脑思想”的执迷不悟。上大学是否对自身有利,农民自己心中有杆秤,这个秤砣,是他们自己亲眼所见的周边毕业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决定的重量。毛泽东都说,要相信人民群众。是否应该上大学,农民自己就能决定,何必劳烦王平信誓旦旦呢?

    至于王平说到的乡村文化的断层问题,这不是把人限制在农村就可以保护住的。笔者近来读一本叫做《法国精神》的书目,法国在太多的地方,与中国相似。法国当下的现状,是更多的青年人愿意到乡村去,城市的行政主体的地位,被严重弱化。反观中国,为什么现在依旧是大量的青年愿意到城市来呢?原因很清楚,我们的城市为青年人提供了更多于农村的就业机会、生活配套设施和精神文化生活保障。如果中国乡村就能享受城市的基本配套环境,农村大学生干嘛背井离乡住北京地下室还不敢吃一块五一包的榨菜呢?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要留住人,嚷嚷口号,都是没用的。每个人心中都明镜似的,哪个地方对他们的生活有利,他们就去哪个地方生活。与其做混蛋逻辑的不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不如继续加快中国的农村建设。农村好了,没准城里人都愿意去了,何况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学生们呢。

    至于说到乡村文化断层问题,也根本不是将青年强制留在农村就可以挽救的。物质文化的飞速发展,必将对乡村文明产生质变影响。在这一点上,我一直认为,一要生存,二要发展,三才是文化建设。身处北京繁华区的博物馆馆长王平,不能意淫着,每次去农村,都是大火炕大锅菜的传统风情!农民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且这种权利必须被尊重与保护!且我一直坚信,中国农村的继续前行的经济发展趋势,势必造就更不同寻常的农村精神文明模式。抱残守缺地认为,传统乡村,才是王平之流脑子里边想要的世界,不妨自己组织子子孙孙下去搞一片田园乌托邦好了,何必强加给咱农民兄弟!

    同时,多唠叨一点。法国是个文化种类繁多且高度繁荣的国家,但这种文化上的发达,是建立在“文化之外”的文明高度发达基础之上的。没有文化外的文明的高度发达,强求文化文明,注定是天方夜谭。饿着肚子,没法谈文化。吃饱了、吃好了的,诸如王平这样的,不妨先自己文明起来,提点符合基本逻辑常识的提案,然后,带动更多的人,吃饱了、吃好了,然后,中国的文明,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都自然好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3-10 0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取消该人的委员资格

发表于 2014-3-10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啦,每年都有那么个委员要说几名雷人的话…………
想以此流芳百世嘛……。

发表于 2014-3-10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她这样提那凯不是与政府的教育平等背道而驰嘛
同在一片蓝天下,为什么农村孩子就不能上大学……

发表于 2014-3-10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养尊处优的惹得祸

发表于 2014-3-10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混蛋逻辑!!!

发表于 2014-3-10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L:L:L

发表于 2014-3-10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怕没人种地粮价上涨吧?这种人代表谁在发声?

发表于 2014-3-10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显的鸡吃多了。

发表于 2014-3-1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她全家放在偏远农村,看他还说说这话
发表于 2014-3-10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孩子不上大学,这逻辑真好,意思就是恢复奴隶制度,穷孩子只有远瞻富孩子享受?这个政协代表知道有好多穷孩子就是因为读大学才爬上人生巅峰的吗?我看这个代表肯定往上数三代非农业户口,肯定是某个军阀的后代:L

发表于 2014-3-10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老汉的儿子考上大学,尤如范进中举一样,王老汉将家中存粮和下猪崽的母猪卖了,凑钱送儿子上了学,现在毕业漂在城市,据说在电脑城站柜台帮人卖电脑,勉强维持生计。

发表于 2014-3-10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武断。。。。。。。

发表于 2014-3-10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这样的委员得道,想想后果是怎样的。人又要分九等了。

发表于 2014-3-1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平‘委员’,你妈喊你回家去吃屎!

发表于 2014-3-10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显是个蛇精病

发表于 2014-3-10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显是个欠操的

发表于 2014-3-10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拖出去,让那些禽兽,艹

发表于 2014-3-10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该委员希望某N代永远传承不便!官、富、农、穷格局固化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3-10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实话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