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8年“512大地震”灾后重建,四川灾区各小镇纷纷开始重建,城镇功能规划千篇一律,房屋建设特色大同小异。新打造的城镇其实更多注重是当地居民安居的生活功能。
建设好后,各小镇出售的东西都几乎雷同,不但缺乏特色,而且假冒货品充斥市场。如果没有长远的规划,即使没有雅安地震和泥石流灾害,新建古镇也注定是“白天晒太阳、晚上守月亮”。现在不只是水磨古镇,就是成都附近交通更为方便的黄龙溪、洛带古镇、街子古镇.......,建好初期几年曾经都是游人如织,如今也是沦为只有节假日看见人稍微多点,平时有一点零星团队。
其实在建设新镇之前,规划就应该注重挖掘地方文化,突出地方特色(地方特色并不只是包装一点藏羌特色的房屋装饰)。所以想靠修点复古房子就认为是打造了“人文旅游景观”,来指望靠今后旅游人源源不断来赚钱吃饭,是错误的,纯粹是美好的愿望。
何况,现在的旅游市场已经发生了大的变化,出行旅游的80%是自驾车、自由行的游客,只有20%会选择跟团出游。怎么把游客能够吸引来才是关键。
现在补救办法有三,一、宣传(怎么宣传?!)二、打造特色(怎么打造特色?!~)三、突出优点(突出什么优点?!~)
其实一点就通,不详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