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振奋精神,同心同德,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奋力前行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五根主线上跳跃着老百姓关心的音符,它将奏响一部高音部与低音部和谐交织的民主曲。
政府工作报告与前不久部署的2014年四川省重点工作高度重视民生。更温暖全川人民的心,更让大家感到阳光无限。重视民生暖心。2014年,四川省将确保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5%用于民生事业,要着力办好19件民生实事。从投入上看,今年民生事业支出占了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近2/3,比去年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投入加大了。从涉及的内容看,要重点抓好的19件民生实事涵盖教育、医疗、住房、养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困难群体求助、就业等方面,范围扩大了。这切实体现了省委、省政府以民为本,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怎能不让人感到温暖。
平衡发展显公平。四川“人口多、底子薄、欠发达、不平衡”,主要是农村和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滞后。重点工作安排指要“着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不断深化‘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这既关乎全省经济发展,同时也在于缩小城乡差别;重点工作安排还指出,要“强化多点多极支撑,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这是我省的发展战略。既继续推进已规划的各经济区、试验区、示范区等的发展,又“切实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既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老工业区的转型、整顿,又发展平原、丘陵地区、盆周山区和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这是既要在纵向上推进各地区向前发展,又要在横向上形成全川遍地开花,共同繁荣的大好格局。所以,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民,无论是在四川哪个角落(包括灾区),我们都会享受到发展的机会,都会公平享有实现自己梦想的大环境。
前不久,省委制定出台了《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对全省依法治省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依法治理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通过依法治省,实现四川社会秩序井然,这是全川人民的福气。当然,社会和谐稳定,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它既让每个人受益,又需每个人以遵纪守法的行为来共同维护。让我们从自己做起,共同建设民生四川、和谐四川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