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 吁
3月12日,本人(某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去友人家做客,经过平青路青云乡斗阵村(斗阵坡商店)处,沿着一条崎岖的岔道路,来到该乡通马村五社地段,眼前展现出一派紧张劳动的场面:老的、少的、青年妇女,共18人投身在建路行列中。其中5位妇女组成一支娘子小队,手拿砍刀,将多年已荒芜的路基两边障碍物清除掉,后边13人,有的用锄头铲土,有的拿铁锤敲硬石块,一阵叮叮当当的声音,组成了一支劳动交响曲。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其中有八十高龄的3位老人,他们那苍老的脸上冒着豆大的汗珠,让我联想到愚公移山,肃然起敬。我停下脚步打听,原来情况是这样的:
十多年前,这里曾建了一条连通村与村三四公里的毛胚路。但由于缺资金,绝大多数要靠村民投劳,建了几年仍无法铺片石,路不成型,道路颠簸,车辆根本无法通行,连摩托车都无法骑行。当地百姓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多年修路无路行,常年修塘无水用。农产品运不出去,急需的物资运不进来,就连百姓喂养的生猪都很难调出去,运肥料只能靠人力。特别是一旦老人生急病,缺医少药,很难救治;上下学的孩子每天也不得不在泥泞路上穿行。
近年来,他们吃尽了苦头。
原粮食部门退休职工胡泽州同志,连同另一位热心的老人组织了这支农民小分队自发修路,于3月9日上午开始动工。后来,通马村支部、村委一班人也赶往现场,献计纳策,使得这段公路建成有了新的希望。
目前,这些村民有了义务建路的激情,却没有资金,这条路的持续修建一定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本人呼吁有关部门引起重视,实地调查,帮助他们解决该道路建设碎片石资金,以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热情,彻底建好村社道路,解决当地百姓出行问题。
呼吁人:张克文
联系电话:13881675345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九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