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四川省及重庆市通常被认为是方言较为强势的地区,但事实上由于中国政府的“推广普通话”政策,目前四川话的生存环境正受到普通话的强烈冲击,有学者认为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四川话长远甚至有完全被普通话取代的可能。
一方面四川话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及部分公共场合的使用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学校尽量使用普通话教学,且没有教授四川话的课程,从而导致川渝地区80年代后出生的人使用母语的能力较弱,所使用的四川话受到了普通话的严重影响:其特有的语音成份有些正逐渐趋同于普通话,但另一方面普通话的语音成分又很难进入四川话,因而音韵系统正在简化。
同时,普通话的推广还使川渝民众对自己母语产生了较为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仍然对四川话拥有很高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却认为四川话地位层次较普通话为低,虽然事实上各种语言之间并没有贵贱之分,但这种心理也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四川话式微的过程。基于相同的心理,在四川话内部,入声保留的岷江小片,由于受到相对强势的成渝片和普通话的双重影响,处境更加危急。
目前,由于缺乏母语教育,年轻一代已经无法熟练掌握四川话丰富的词汇、短语及句式;同时也无法掌握四川话中大量字词的读音,音韵机械模仿普通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