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县演圣镇天马村地处广元市剑阁县最南端,全村耕地面积1280亩,以种植花生、海椒、高粱和养殖生猪等为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高山农业村。因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一些交通道路出现断头路,记者在天马村采访发现这里的村民正在修建入户水泥路。 村头再响“集结号”
“老太婆,起床煮饭,我听到上工的人都到院坝里头了”。 3月20日一早,演圣镇天马村村支书何海全就开始催促老伴起床干活。
据了解,天马村修建的这些路与政府出资建设通村路有所不同,该村在入户路建设中全是村民捐资兴建。多年来,公路建设一直制约天马村发展的瓶颈,解决出行难问题是村民的梦想。2012年,在剑阁县通村水泥路项目的支持下,天马村建成的近4公里水泥路只通到村委会。由于路不通到家里,给村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村民贾雄远家饲养的生猪该出栏时,但连续多日下雨,生猪运不出去,最后只有请人把猪抬出去;何映川家的海椒成熟了,只有请人用背篓将海椒背到收购点,有时人员不够,只能眼睁睁看着海椒烂在家里......
“要是我们村也能通上入户水泥路,该多好啊!可是如果一事一议通不过又咋办呢?”村支书想到这个实际问题心里还是不踏实。“天马村得马上有入户路,我当了那么多年的干部,只要是为群众好的群众就喜欢,干部就应该带头!”于是村支书最后下定决心带领大家一起做事。
为群众办事群众真喜欢
村民聚到了一起,开始还张家长李家短地说风凉话,当听说给自家修入户路,群众那股子热情劲立刻上来。不但捐资积极,投劳更是积极。今天你1000,明天他2000,少的有100元,多的有10000元。“我们买了机械设备,不请施工队,自己动手干。我们组成了2个班组,轮流换班干,既不耽误农时又不耽误修路”,天马一组村民何浦海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向记者介绍,他们不仅自己捐钱,还用捐款买回修路机械。
难得一见的是,村民在修建公路时,平时有些矛盾的村民也抛开前嫌走到一起。村民开始吃“转转饭!”每家每户轮流为群众提供两天生活,每天早上和中午40多人一起吃饭,欢声笑语,热闹非凡。“看着成型的水泥路一步步向自家家门前接近,再苦再累我们都是高兴的,干起活来也更有干劲儿......”村民何东明高兴地说道,“我们不光要把路修好,还要把路管理好。”该组按照每户管养30米路的原则,将已建成的道路养护、保洁责任分段包干到各受益农户,并在每段路面上写上责任人的名字,使户户成为修路者,又是护路者。
3月19日,演圣镇党委书记罗映波告诉记者,通过天马村的带动,演圣镇天井村和梁垭村群众也通过一事一议决定修完通村断头路,目前群众已经自筹资金14.1万元,占筹资总额的70%;亭坝村4个组的群众想修建组道水泥路,已经筹资14.6万元;寅圣村多方筹措资金2万多元,开始了对3处50多米长的水毁组道水泥路的维修工作。罗书记坦诚地说,通过村民自筹资金,不仅能解决多年修路资金压力问题,更能增强大家的凝聚力,齐心协力搞好农村经济。(记者:郭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