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7|评论: 0

一个感人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1 1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郑兰甫是梅县石扇人,清雍正十年时,在湖南省昌明任县令。任职期间,他突患喉症,用药无效,生命垂危。就在在紧要关头,该县有一名叫黄怀就得在押犯人,闻知郑县令的病情后,自告奋勇愿以家传的喉科秘方为他治疗。用药后病情好转,不久便痊愈了。郑县令为报答黄怀就的救命之恩,立即调阅他的案卷。不看犹可,一看大吃一惊,黄怀就原来是等待秋后处死的重犯。郑从此耿耿于怀,深感报恩无门。
  一个月后,郑传黄到后堂问话,得知黄被判死刑,系因当地一个豪绅想夺他的老婆,豪绅勾结前一任县令一直暗中相逼,黄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持刀砍杀了那个豪绅。因为证据确凿,虽事出有因,但郑县令也不能推翻此案。最后为报答黄的救命之恩,郑决定弃官不做,用掉包计救出黄怀就,并星夜赶回粤北老家。分别时,郑赠予黄盘缠;黄则感激郑县令相救,将祖传喉科秘方赠予郑。
  郑兰甫回乡后,将黄的秘方结合梅县实际情况,悉心研究,经过反复实践,终于研制一种疗效显著的喉科名药,自此之后,远近慕名前来求医的人越来越多,而且累治累效。郑兰甫辞世前,将秘方传给他的儿子郑玉元,并留下遗言,说秘方只传嫡系不传他人。至第五代郑世隆时,由于业务日益扩展,便在梅县城珠条街开设“安济堂”,他一边行医一边兼制“鹏标喉风散”。当时“安济堂”药店堂联是这样写的:“安宁福寿之源,维持调和滋补
        济世救民之术,全凭秘诀良方。
  当时在梅县的诸多中成药中,以郑世隆的喉风散最好,有喉科“圣药”之称,直到近现代,根据现代药典要求,更改名称为“双料喉风散”。至今,双料喉风散仍畅销中外。
    ——本资料来源《嘉应文学》民间文学专号(总第57、58期合刊),出版日期为1989年12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