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244|评论: 1

[原创]怀旧之旅走在68年前的乐西路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5 22:20 | |阅读模式
乐西公路:谱写抗战壮美乐章!是条堪称“血肉筑成的长路”,谱写了中国筑路史上一页凄凉而悲壮的史诗。如今,绝大多数路段已被水泥沥青逐步抹去了血肉筑就的痕迹。然而,在那艰苦的岁月里,那为抗战而奋战大西南交通建设的毅力和精神,以及那千千万万个长眠在乐西公路荒山野岭的英灵,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看过瓦山的美,继续向着静僻的公路攀升、蜿蜒、徊环。。。。。。前面的桠口处正是蓑衣岭。蓑衣岭——因在金口河境内海拔2800多米,气候、环境最恶劣,冰雪四月间,夏秋雨连绵(90%时间都是雨雾缭绕或冰天雪地,施工人员在此须常年穿着蓑衣,“蓑衣岭”也因此而得名。路边立有二个石碑,竖碑略小,上书三个大字“蓑衣岭”,横碑稍大,上书四个大字“褴褛开疆”!字体均为红色,有苔藓掺杂其中。

    据资料记载,自1939年5月的路勘至1941年底,长达525公里的乐西公路全线正式竣工通车,共征集了川康地区彝汉等各族筑路民工二十万余人。由于缺粮、疲劳、疾病、工伤等原因,致伤亡人数竟多达三万人,平均每公里就有50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乐西公路通车时,施工总队长、与詹天佑、茅以升并称为“中国交通工程三杰”的赵祖康感慨良多,亲笔题写了悲壮的“褴褛开疆”纪念碑并撰文,于民国三十一年九月立于蓑衣岭至今。其碑文为:
  “蓑衣岭乃川康来往要冲,海拔二千八百余公尺,为乐西公路之所必经,雨雾迷漫,岩石陡峻,施工至为不易。本年秋祖康奉命来此督工,限期迫促,乃调集本处第一大队石工,并力以赴,其月之间,开凿工竣,蚕虫鸟道,顿成康庄。员工任事辛苦,未可听其湮没,爱为题词勒石,以资纪念。”
这条堪称“血肉筑成的长路”,谱写了中国筑路史上一页凄凉而悲壮的史诗。




这就是那条萦绕在山峦中有名的二战乐西公路,虽迂回曲折却也透出一种纯粹美


 远远地看到公路路坎的旁边,赫然立着一个大大的石磙子,圆柱状,外表粗砺,面上覆盖一层枯叶与尘土,柱体上垢满绿褐色的苔藓。它是什么?为什么会孤独地立在这儿?原来这是当年修乐西公路的“压路机”!难以想象,这个毫不起眼的石碾子,当年是如何在衣衫褴褛的民工的牵引下碾出这条抗战公路的!路早已修通了,而石碾则永远留在了这荒山野岭
岩窝沟----以山高路险沟深闻名。它作为皇木与永利的分界线。当年修筑岩窝沟段公路有3000多名石匠,住草棚吃杂粮,用绳子拴住腰,从几十米高的峭壁上悬挂下来,一钎一锤,硬生生从坚硬如铁的石壁上凿出一条公路!仅这一段,就有四十多名工人坠崖身亡,尸首不全!六十多年过去了,有人说深不见底的沟底还有坠亡民工的尸骨,也有人说,公路旁边矗立的那几块巨石上,还有当年遗留的钢钎二锤。我只看到,岩窝沟,这个用火、用刀、用血、用泪刻凿并有四十多具白骨殉葬的奇险峡沟,那几块长满青苔历经沧桑仍然直直耸立的巨石,在成为乐西公路上最奇特最壮美的一道风景的同时,是否也在为那些因修建乐西公路而长眠峡谷的生命招魂且千年相约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69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7-17 17:02 |
赏    穿峻,限[em243]!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