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一天,行走雨城,阳光照在人们脸上,一如平常。
春天的雅安,山川依然美丽。
360多个日日夜夜,噩梦已经消逝,大地重归安详。
雅安人脸上洋溢着坚毅的神情,内心澎湃着不屈的声音。
当阳光再次照在我们脸上——
青衣江可以作证,感恩奋进,150多万雅安人民正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转化为“打好重建硬仗,补上发展欠账”的强大动力,奋力后发追赶!
夹金山可以作证,砥砺奋进,150多万雅安人民正挺起脊梁,循着既定的方向,以不屈的风骨和勤劳的双手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历史的选择
凝聚出重建信心
春光里,芦山县飞仙关镇飞仙村年过花甲的孤寡老人高世林,正在家门口享受阳光。老人的身后,白墙青瓦的房子,是他的新家。
望着一场春雨后山清水秀的新村和眼前的新家,老人不禁感慨万千:“做梦也没想到,我们这些住了大半辈子破房子的孤寡老人,灾后还能搬进这样好的新房子。”
高世林,只是全市625户特困群众的一个代表,他们在今年春节前都已经搬进了新家。
灾区群众发自肺腑的心声,诉说着这一年里,从中央到地方、社会各界对雅安灾区的关心关怀和支持,诉说着中国力量下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雅安故事。
“社会关爱 我们感动 回报祖国 我们行动”、“自己的活路自己干 自己的家园自己建”……已经成为灾区干部群众感恩奋进、自力更生、顽强拼搏精神的生动写照。
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雅安站在了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起点上。
震后,中央实行以地方政府为决策、实施和责任主体的“地方负责制”,将灾后恢复重建的“指挥棒”首次交给了四川。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省委《关于推进芦山地震灾区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决定》,给我们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市委三届七次全会把握大势、科学分析市情,绘出了雅安灾后山川愈加美丽的蓝图:“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大机遇,做好生态文明示范大文章,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
泰山压顶不弯腰,关键是信心不灭、意志不倒。
方向已明,目标已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省委、省政府的靠前指挥下,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作为“重建主人”的灾区干部群众,正在掀起全力实施后发追赶,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家园的热潮,努力实现“三年基本完成、五年整体跨越、七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标。
后发追赶
建设美丽新家园
刚刚过去的清明小长假,前往碧峰峡景区的车辆排起了“长龙”。茶文化圣山——蒙顶山游人如织,停车场满满当当,天盖寺茶座座无虚席,景区宾馆天天爆满。
在蒙顶山景区天盖寺内,几百名游客坐在银杏树下,边品茗边欣赏“龙行十八式”茶技表演。更多的游客在景区四周的农家乐、茶家乐享受着这惬意的春景。
据不完全统计,清明小长假三天,全市共接待游客55.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39亿元,超过“4·20”芦山强烈地震震前水平,分别同比增长8.32%和14.9%;假期未发生一起涉旅投诉和旅游安全事故,实现了“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
“景美致雅,行旅平安”,依托幸福美丽新村、特色风情小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乡村度假旅游,雅安生态优势正在释放“红利”,真正实现“旅游富民”。
“所有房间都预留了电、网、空调线路,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同时接待20个游客没有问题。现在房子已经建成,我准备去学习旅游接待知识,发展乡村旅游。”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村民骆朝祥,憧憬着未来的幸福生活。
旅游产业的热度,正奏响着雅安灾区震后依然美丽的交响乐。
如何把恢复重建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结合起来?如何实现更高水平的建设和更高起点的发展?
3月底,在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内,“4·20”灾后重建首个重大核心示范项目——王老吉大健康产业(雅安)生产基地一派火热的施工场景。该项目一期投资3亿元,主要建设2条灌装生产线,年产2000万标箱王老吉饮料,投产后将实现销售收入过十亿元,年上缴税金上亿元。
“我们现在每天大概有250人在进行厂房和设备基础施工……”王老吉大健康产业(雅安)生产基地项目经理何文中介绍,去年11月28日进场施工以来,公司就列出时间表,倒排工期,昼夜施工,力争在今年6月份投入试生产,7月20日灾后重建一周年的时候正式投产。
这意味着,待到灾后恢复重建战役打响一周年之际,全国人民就将喝上雅安制造的王老吉饮料。
灾后恢复重建中,我市结合灾区实际,做出了“1+1>2”的命题——依托四川雅安经济开发区建设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将其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
同时,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新型工业化要求,加快推进芦天宝飞地产业园区、芦山县产业集中区、宝兴县灵关镇汉白玉精品产业园区、荥经县烈太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等的建设,大力培育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产业。
一名微晶、建安、雅化等受灾重点骨干企业借势推动技术升级、产能扩张;王老吉、骐达制衣等优势项目纷纷抢滩雅安,变“输血”为“造血”,为雅安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
4月的芦山,阳光透过薄雾洒向大地,暖意渐起,猕猴桃长出了新叶。
“我们规划再新增红心猕猴桃400亩,今年预计产量能达5万公斤。”芦山县芦阳镇火炬村党支部书记赵正本说,他们将结合产村一体、产村相融的思路,重点发展猕猴桃、生姜等产业,壮大自己的主导产业。
我们欣喜地看到,竞相争艳的梨花、桃花,让汉源县的乡村旅游火了一把;当荥经县“天麻王”以高价被收购,荥经的天麻种植闯出了一片广阔市场;在春茶飘香的名山区,茶商们把优质的蒙顶山茶运送到全国各地,蒙顶山茶逐渐叫响了名头;昔日的震中芦山县,10平方公里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正在逐渐成形,猕猴桃种植架正在搭建,静待树苗发芽;二郎山下的天全县,冷水鱼养殖产业开启了生态养殖的致富之门;熊猫古城宝兴县,中药材产业正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大渡河畔,一条黄果柑长廊泛着金光,产量将达到4万吨以上,产值过亿元……
重建中的雅安大地,一朵朵现代农业之花、新型工业园区之花、旅游新村之花、生态文明示范之花,百花争艳,盛开在这一片青山绿水间。
一年的凝心聚力,一年的坚强不屈,一年的艰苦奋斗,从体制到机制,从车间到田间,雅安的发展正日新月异。
坚冰已被打破,航道已经开通。雅安,在灾难中挺立,在希望中奋进,雅安人民正信心满怀,加倍努力,建设更加美好的新家园,开创更加幸福的新生活!
首席记者 熊蕊 王大军 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