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西门桥 据县志载,丹棱西门桥始建于明代永乐初年,由邑人余庆用木料所建,桥址即位于今西门桥处。明代天顺时知县杨铎对桥进行了重修,并名曰普济桥。明代成化时知县汤克谐又用红砂条石予以重修,更桥名为西成桥,并作记纪之。清乾隆中西成桥屡遭水毁,知县黄云、李光泗俱予以修葺。清同治十二年西成桥石梁断毁,知县庄定域又培修完固。光绪二年西成桥又被洪水冲毁,知县杨治将桥址上移约四十米处(今城隍街出口处),全部采用新红砂石条对桥进行了重建。上世纪六十年代中,为方便车辆交通,将老桥废弃,又在原普济桥址新建一座两孔石桥,即今之西门桥。 旧时西门桥,横跨龙鹄溪,桥下流水清澈,鱼翔浅底,夏日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龙鹄溪上,人立桥头举目远眺,白塔和远处青青的山峦尽收眼中,习习凉风中,落日的余辉和如彩虹玲珑般的西门桥身影都同时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形成一道幽静祥和的自然风景。因西门桥又名普济桥,故人们将这道风景雅称为“济桥晚照”,“济桥晚照”为丹棱旧时八景之一。但今天该道景观因四周高楼耸立阻隔,已大失其昔日的景致韵味了。 虽然如此,但我们仍可从以下古人吟咏“济桥晚照”美景的诗篇中,想象它昔日的风采。 《济桥晚照》 佚 名 日暮城西路,青龙见水中。 远迎新月白,低映夕阳红。 士有相如达,途无阮籍穷。 我思兴构者,端有济川功。 《济 桥 晚 照》 (清) 黄 云 一脉清渠绕郭长,西城落日水浮梁。 人收鸡犬荒坡外,门掩茅茨古道旁。 寂寂山光深谷瞑,依依陇首稻花香。 官闲事简民风古,好与村翁话麻桑。 《济桥晚照》 (清) 彭端淑 野鸟集前林,遥山递隐见。 落日下济桥,明霞江上绚。 余光收不尽,化作江烟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