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塔吊长臂“飞舞”、焊花耀眼、车辆穿梭,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紧张忙碌、产品整装待发……轻风微抚的凉爽四月,帅乡各大项目生产现场呈现出“激情四射”如火一般的发展盛景。
项目发展的火热场景映射出乐至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卓越成绩,2013年,乐至县按照“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项目”总体要求,坚持“项目带动”战略,牢固树立“抓发展一天都不能耽误、抓项目一天都不能松懈”的意识,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保持投资强劲增势,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A 优化环境引进项目
“加大园区建设,为项目入驻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讲究诚信招商,以诚招商、以情招商。”“我们的服务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外商大老远过来,人生地不熟,政府很多方面还要完善。”……乐至县各职能部门传出支持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的一致声音。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是乐至县“借梯登高”、“借鸡生蛋”的锦囊妙计。2013年,乐至抢抓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加快建设和两条高速公路带来的发展机遇,切实栽好“梧桐树”,为引进项目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高标准的发展平台。
抓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益运行的标准加快发展童家发展区文峰工业园,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西郊工业园,规范发展中天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全面完成园区规划,形成“一区三园”发展新格局。目前,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区面积达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95户,预计产值超200亿元,被省委、省政府列入“51025”工程,成为全省重点培育的25个500亿园区之一。
抓服务提升,提供优质服务水平。牢固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双赢”理念,按照“程序不减,时间缩短”要求,切实做到“只要企业定了干,一切手续我们办”,加强对投资项目的服务和管理,实现审批环节、内容、权限、时限“四个优化”,切实提高审批效率,畅通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强化“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理念,落实好政府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制和审批手续代办制,及时解决项目立项、环评、规划、用地等审批问题,为企业的发展营造阳光、公平、高效的环境,在全县上下形成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抓要素保障,解决企业后顾之忧。建立健全工业用地制度,将年度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支持重大项目、优势产业项目,全力保障重点工业企业和项目用地。着力减轻企业融资成本,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多形式拓宽融资渠道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确保重点企业资金需求。加快推进工业园区10千伏开关站建设,为企业入驻提供电力保障;加强油、气调度,积极争取工业用气指标,进一步提升能源保障能力。
成渝经济区“最具投资环境区市县”、四川省“县级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先进单位”……一项项荣誉无不印证着乐至招引项目的优越环境。
“现在,乐至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投资环境、政务服务、发展前景都是我们发展的首选,我们将在这片热土上把企业做大做强。”乐至精心种植的梧桐树,引得韩国相信制动、精森源模具、万贯鞋业等无数金凤凰纷纷筑巢乐至。
B 创新机制推进项目
“我宣布万贯鞋业产业项目正式开工。”2013年10月31日,来自川渝两地194家制鞋类企业欢聚在乐至万贯鞋业产业园。精森源汽车模具、海生源化妆品等项目也纷纷破土动工,智慧的乐至人走出了一条促进项目快速开工建设,投产运行的科学路径,掀起了项目加快建设,快速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热潮。
坚持项目落地推进“六个一”、“领导挂联”、“三个量化”和“三个倒排”工作机制,狠抓项目落地和项目推进工作,建立项目推进台账,掌握项目最新动态,由挂联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定期盘点查找推进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明确项目建设推进主攻方向和具体任务,要素保障及政务服务落到实处,确保签约项目加快建设、按期投产。
动态跟踪,加强督查督办。健全项目推进督查督办制,安排专门人员督查督办项目入驻落地情况,实行目标督查、项目督办、定期通报,及时反映项目推进动态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兑现奖惩,增添推进动力。健全项目推进双向约束机制,对达到和超过时间进度的项目,及时按协议兑现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对相关责任领导及责任部门给予适当奖励;对未达到规定进度的项目,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兑现优惠政策,对相关责任领导及责任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努力促进签约项目如期建设、按时投产。
2013年,纳入省市督办的23个重点项目,实现履约率100%、开工率91.3%,到位资金61.5亿元,166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65.5亿元,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4.02亿元,同比增长35.8%,增速居全市第一位。
C 项目开花助推发展
2013年,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53.41亿元,增长1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4.02亿元,增长3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3亿元,增长14.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6.01亿元,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1%……项目建设为乐至的发展和腾飞插上了金翅膀,让乐至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和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成果。
“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我们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项目的全面开花推动了工业、农业、城市和服务业的突破发展。”说起项目发展带来的成效,乐至县经信局负责人无比欣喜。
工业经济发展成绩喜人,乐至坚持“工业强县”核心战略,扎实推进“541”工程,全面提升工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韩国相信制动项目建成投产运行,万贯鞋业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了发展快、增量大、成效好的良好局面。2013年,全县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64.3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11.7%,增速位居全市第一。“3+1”主导产业规模工业企业达68户,实现产值203.5亿元,全县新增规模企业8户,达到117户,新增亿元企业4户,达到52户,新增10亿元企业1户,达到4户。
农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农业园区、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一系列的三农工作,蚕桑、蔬菜、畜牧和林果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川中林业科技示范园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圣美园现代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全面建成,农耕文化园完成规划编制工作。去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227元,增长13.7%,位列全省68个丘区县第36位,比去年上升17位。
城市品位全面提升,天池大道全面贯通、文峰大道建成通车,望城大道主车道建成通车,建设西郊工业园区“三纵三横”路网,城市道路四通八达,宏扬·玲露都国际大酒店建成投运,时代百盛、北京联华大型超市成功入驻,启动以“四山四湖”为核心的第二轮“市民500米休闲计划”,廖家湖公园、南塔山生态公园已通过初评,公共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县城区建设面积达20.5平方公里,“中等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基础框架初步形成。
旅游业实现新突破,2013年,乐至着力打造红色旅游,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宗教文化、绿色生态特色旅游,同时,蟠龙湖获“美丽四川·水秀蜀乡”最佳户外活动基地。全年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同比增长20.1%,实现旅游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23.2%。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项目建设如同鸟之翼,让乐至的经济向更高腾飞;项目建设好似车之轮,让乐至的发展向更快飞驰,乐至县大力度、大手笔、大气魄“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撬动了县域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突破,依托“项目带动”战略,在帅乡大地尽情抒写着经济腾飞的华丽乐章。
资阳日报专刊(张虎 肖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