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83|评论: 2

[转帖] 各国水价:美国连年飞涨 澳洲家户每年4000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19 23:20 | |阅读模式
各国水价:美国连年飞涨 澳洲家户每年4000元
2014年04月18日 13:05  中国广播网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85人参与) 收藏本文     


  央广网北京4月1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昨天(17日)下午,北京市举行水价调节听证会,25位听证代表都同意上调用水价格。两套调整方案,有6位同意方案一,17位同意方案二,有两位提出新的方案,一位建议细化分档,另一位建议按人口计算。看来,涨价已成定局,接下来就看是怎么个涨法了。
  对于水价,各国通常要考虑通货膨胀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进行宏观指导性干预,由政府机构,或供用双方委托机构,或供水单位做出调整水价的决策。
  比如,英国水价的制定是在充分考虑用户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完全按市场经济条件下投入和产出模式运作,确保回收成本,并有适度盈余,国家设定一个价格上限进行宏观调控。
  >>美国:水费连年飞涨
  而美国的水价形成机制多种多样,普遍采用的是服务成本法。这些年美国的水费可是没少涨,2013年,主要30个大城市当中,水费同比上涨7%。
  《全球华语广播网》驻美国特约观察员庞哲:住在公寓楼的民众水费是公寓管理费结合在一起,所以只见管理费连年飞涨,却不知道其中有水费上升的原因,但是住单独居屋的民众水费就要单独上交,就会很明显的感到水费上升的压力,有的地区水费上升超过电和煤气价格的涨幅,民众也怨声载道,有人还试图集体签名请愿政府管制水费上升。
  此外,美国很多老旧失修的用水、输水管和废水排泄管道经常破裂,导致大量漏水,公用公司和水公司就要增加成本大手笔投资修建新设施,这种费用也就会被公用公司计算到用水成本当中去。
  >>德国:私有水厂水价涨不停
  德国的水厂因为所有制不同,所以水价也分为两类,国有水厂供水价格平稳,私有水厂的水价总涨个不停。
  《全球华语广播网》驻德国观察员薛成俊:德国的水资源比较充沛,而且分布也非常均衡,供水由各地的供水公司负责,而这些供水公司根据自身的性质不同,在价格的制定上也会有很大差异,比如公有供水公司定价权由城市部门掌握,相对来说比较低廉,而且平稳,作为民生保障之一,不会出现大幅涨价。
  而柏林的供水公司实行了自由化,将定价权交给市场,结果就使得水价不断上涨,百姓怨声载道,直接导致了去年的重新国有化公决,虽然绝对多数的投票者都表示赞成,但是也有没有达到法定投票率,没有能获得通过。
  现在,德国的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的价格差距不大,但是将来,工业用水的定价将会大幅上调,用水大户直呼压力不小。
  薛成俊:对于水价,德国各地根据当地的水资源以及成本等差异而不同,比如德国目前的饮用水都是添加臭氧消毒,比通常的氯消毒成本高很多,虽然德国各地饮用水硬度差异较大,但是绝对都经过严格的过滤和消毒,可以直接引用。工业用水相对来说,水质不如生活用水要求高,但是,价格比生活用水要高1%左右,将来要涨到高15%到20%左右,很多工业用水大户现在就已经感受到了危机。
  >>澳大利亚:每个家庭平均年水费不超4000元
  居民总体的水费负担并不算太高。虽然公寓楼只有一个总水表各户平摊费用,但是并不会有人故意浪费。
  有意思的是,澳大利亚独门独户的房子是一户一个水表,但是公寓楼通常都用集体水表,整个楼房只算一个统一水费,然后均摊到每一户人家去。这是因为几十年前,由于成本考虑和技术原因,一户一个水表花费太高,所以都是一个楼一个水表,这种习惯沿袭至今,哪怕是最新的公寓房,目前仍然是一栋楼一个水表。  《全球华语广播网》驻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在澳大利亚,水费的计算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供水服务费,另外一部分是污水处理费,在2011年到2012年,澳大利亚每一个家庭平均年水费不超过700元澳币,约合4000块人民币(6.2242,0.0052, 0.08%)。
  因为节约用水的观念从小就已经养成,根据统计,整个公寓楼平摊用水的方式,使得每一户人家的用水量反倒比一户一个水表来的更少。
  >>亚洲:家庭用水水费占平均家庭收入3%以内
  日本、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亚洲国家都明文规定,家庭用水水费应在平均家庭收入的3%以内,较为特殊的菲律宾则是把大部分水费转嫁给富人和用水大户,城市居民用水采取“服务成本+用户承受能力”的定价模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4-21 11:18 |
威立雅水务在华已发生13起水质污染问题
2014年04月21日 03:39  北京青年报         我有话说([color=#b6cc !important]4人参与) 收藏本文     



  【图解】威立雅是个怎样的公司
  4月10日下午3时,兰州市检测出出厂自来水苯含量超标。由此,一场惊动全国的自来水污染事件浮出水面。与此同时,一个对外人来说颇为陌生的名字“威立雅”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据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是兰州市唯一的供水企业。同时,威立雅水务已在国内近一半的地区拥有正在运营的项目,为4300万中国居民提供服务。这家拥有法国血统的企业早已渗入中国广大地区的供水系统。
  “其实按照事故原因分类,这次危险来自外源而非自来水生产系统内部。”一位水污染治理专家认为,更多的板子不该打在供水企业身上。尽管如此,当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自来水供应”,和威立雅公司的“外国血统”相遇的时候,这一事件的敏感色彩陡然增加。
  威立雅涉嫌国内多起违规
  81岁的王占生是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的老教授,也是我国饮用净水水质标准的首席起草人。对于威立雅此次出现的事故,他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反复强调威立雅连国家自来水供应最基本的水源备份和应急预案都没做到。“建设部很早就规定自来水必须有应急水源、必须有应急预案,但从整个这次事件的报道中我都没有看到!”他强调,自来水源必须要有两个以上水源地,才能保证一个发现问题后就迅速切换到另一个,即便像兰州这样完全依靠黄河水的地区,也可以采取黄河不同河段作为应急水源,否则出了问题根本没法解决。“另外要有应急预案,一旦发现水质受到污染就可以立即启动,哪用得着那么长时间?”
  在威立雅水务中国官网中有这样一句话,“致力于让中国居民享受到接近西方自来水的品质”,但兰州事件的出现显然与之相去甚远。
  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威立雅在中国的一路发展也几乎伴随着一系列违规。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7月青岛威立雅水务运营有限公司直接将污水处理厂回用水排入饮用水管道事件发生以来,威立雅涉嫌排放超标等水质污染问题13起,其中上海5起、北京2起、青岛2起、珠海1起、海口1起、乌鲁木齐1起、兰州1起,其中以超标排放水污染物事例最多。就在兰州自来水污染事件的前一个月,威立雅在青岛运营的麦岛污水处理厂被抽查出超标排放粪大肠菌群。同样是这家青岛威立雅水务运营有限公司,早在2007年就曾被检查出水质超标,涉嫌向自来水管道排放污水。
  因此行业中有一种说法,外资水务巨头们并没有轻松如愿他们的中国投资梦想时,这些在全球具有丰富经验的水业大佬似乎也没有树立起像他们在国外那样的威信与声誉。
  有知情者透露,在兰州威立雅,法方每年的投入预算值都比较低,明显是只在不增加投资、不提升技术、不更新设备的情况下谋求利益最大化。由此可见,威立雅在中国的供水市场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巨额投资没有带来想象中的盈利,同时也没有为中国水务市场带来更先进的经营理念,这二者间甚至还会形成某些恶性循环。
  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供水商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是兰州市唯一的供水企业,前身是兰州供水集团。2007年,兰州供水集团接受了法国威立雅水务集团的投资入股,后者是全球水务领域排名第一的专业化企业,也是全球三大水务集团之一。双方合资成立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负责兰州市城关、西固、七里河、安宁四个区240万人的供水,其中法方占股45%。
  创立于法国的威立雅,历史可以追溯到法国拿破仑三世的1850年代。1853年,奉当时拿破仑三世的钦命,法国通用水务公司在里昂成立,它就是威立雅的前身。这个私营供水公司的建立后来被评价“开创了现代化供水之路”。此后,就像之前大量资本涌入铁路建设一样,城市供水成为欧洲的朝阳投资行业。
  经过160年的发展,威立雅如今成为全球唯一提供综合环境服务的企业,旗下的威立雅水务则是其最核心的业务分支。在中国,威立雅水务是最早尝试全面市政水务服务的外国商业运营商。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威立雅水务即通过其工程子公司OTV-Kruger进入了中国市场。
  公开资料显示,迄今为止,在中国的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中,威立雅水务已在其中一半的地区拥有正在运营的项目,为4300万中国居民提供服务,其中2700万中国居民通过全面的管理合同享受着威立雅的制水、配送等服务。
  威立雅踩下中国业务的刹车
  尽管在威立雅水务的中国官网上整齐地罗列了一长串项目清单,不过仔细查阅可以发现,这些项目大多是在2002年至2007年间签订的,近几年的合同则几乎没有。
  “威立雅显然在中国业务上踩了刹车,这其中也折射出外资水务企业在中国的发展节奏。”一位水务专家这样评价。他表示,这种节奏与中国水务对外开放的政策节奏紧密相连。
  中国的自来水市场真正大规模出现一个又一个“洋名字”始于2003年。2002年12月,中国建设部出台《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1537.518,-0.21, -0.01%)市场化进程的意见》,此后又通过一系列文件系统规划了包括城市水务在内的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开放“路线图”,为外资进入这一领域敞开了大门。威立雅则是这一政策出台后,进入中国市场最为激进的一家。
  2002年当年,威立雅就在上海浦东拿到了中国授予外方完整服务内容的首份公有服务授权经营合同。当时,威立雅水务投入2.66亿欧元购得浦东自来水公司50%的股权,组建了合资公司“上海浦东威望迪水务公司”。
  此后的2003年和2004年,威立雅就在中国拿下了至少八个水务项目,其中北京卢沟桥和青岛项目都是奥运项目的一部分,此外还有深圳、呼和浩特的城市供水项目和上海米其林轮胎园区的污水处理项目等。
  威立雅在中国的高速扩张势头到2008年终结。这与多数外资水务的节奏也相吻合。当时的背景,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下的瘦身考量,另一方面当时全球都在公用事业上掀起了国有化浪潮。当时,世界三大水务公司中除威立雅外,英国泰晤士水务、法国苏伊士昂帝欧水务都选择退出中国市场。
  威立雅的留守显然有些乐观。有报道称,从2007年至今,威立雅在兰州供水项目中仍尚未盈利,收回投资更是遥遥无期。此外,威立雅早年在中国布局的深圳、上海等水务项目的经营也没有达到预期。
  尽管北青报记者没有查询到威立雅在中国的盈利状况,但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威立雅在2011年曾提出未来5至10年要让中国市场占其全球业务的8%,但这一目标目前已经调减为6%,似乎显示威立雅在中国已经悄悄踩下了刹车。
  财经观察

  如何看待外资水务项目?
  “兰州供水污染事件可能使外资水务巨头未来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更充满变数!”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昨天这样表示。而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近几天网上已经出现“威立雅该不该离开中国”的声音。
  “事实上,当民众察觉到出现污染事故的兰州供水是由外资背景企业控制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外资控制国民饮用水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但冷静地想一想,其实还有很多国人为了追求安全和品质抢购外国奶粉。”上述人士认为,外资背景与供水安全并不应该有什么必然关联。

  对此,一位就职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专家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多宗违规事例并不能得出外资水务企业更不守规矩的结论。他认为,威立雅在中国的业务很多,而且多以污水处理这类高技术业务为主,这本身就是事故多发领域。他强调,对待中外水务企业应该一视同仁、一个标准,既不能因为是外资企业,一出了问题就戴上有色眼镜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审视,也不能因为是戴着“洋帽子”的企业就一路绿灯疏于监管。“在一些小地方,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他表示,“其实只有中外企业都被同样对待了,外国企业在中国的运营才会更自如!”  对此,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也在一篇文章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就兰州事件本身而言,发生污染事件跟水务公司有无外资参股并无关联。这些外企在全球布局,在很多国家均有水务项目,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他们对供水安全问题不予重视。商会认为,对待外企,应与其他市场主体一样平等对待,不能因为企业性质而怀疑其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也不能因为企业性质而对其监管稍加松懈。相反,政府应对其一视同仁,严加监管。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22:58 |
澳大利亚:每个家庭平均年水费不超4000元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