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82|评论: 34

致命幼童手足口病疫情爆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5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手足口病

  (Hand, foot and mouth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

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柯萨奇病毒A组的16、4、5、9、10型,B组的2、5型,以及肠道病毒71型均为手足口病较常见的病原体,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潜伏期
 

      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自从粪便中排出病毒。

  传染源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流行间歇和流行期的主要传染源。

  传播方式

  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

  易感人群

  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因此,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据国外文献报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

  分布极广泛,无严格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该病流行期间,幼儿园和托儿所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有此类发病集聚现象。医院门诊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格,也可造成传播。天津市两次较大流行,托幼单位儿童发病率明显高于散居儿童。家庭散发,常一家一例;家庭暴发,一家多人或小孩子与成人全部感染发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

  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多数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极少数患儿可引起脑膜炎、脑炎、心肌炎、弛缓性麻痹、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

  诊断

  手足口病

  只是可引起口腔溃疡的许多种传染病中的一种,另一种常见的口腔溃疡的原因是口腔疱疹病毒感染,它使口腔和牙龈产生炎症(有时称口炎)。

  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

  主要诊断依据

  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

  1、好发于夏秋季节;

  2、以儿童为主要发病对象,常在婴幼儿集聚的场所发生,呈流行趋势。

  3、临床主要表现为初起发热,白细胞总数轻度升高,继而口腔、手、足等部位粘膜、皮肤出现斑丘疹及疱疹样损害。

  4、病程较短,多在一周内痊愈。

  预防原则

  (一)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二)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三)托幼机构做好晨间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治疗;

  (四)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五)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六)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七)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八)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九)医院加强预诊,设立专门诊室,严防交叉感染。 (来源:和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5-5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啊!多发些有用的帖子.

发表于 2008-5-5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巴中目前有没有疑似病例?

发表于 2008-5-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防范于未然!

发表于 2008-5-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楼主| 发表于 2008-5-5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走

发表于 2008-5-5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预防!

发表于 2008-5-5 15:25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防范!

发表于 2008-5-5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季来临,各种细菌在滋生,请大家特别注意,讲究卫生少喝生水,近期肠道疾病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发生在3岁左右年龄段的小孩子,望朋友们多注意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和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疾病的侵袭。

发表于 2008-5-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季已来临,注意保护好孩子!
发表于 2008-5-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em03]

发表于 2008-5-8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防范!谢谢楼主!  巴中已有此患者!请大家注意!
发表于 2008-5-8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注意保护好孩子

发表于 2008-5-8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4]

发表于 2008-5-8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说你说我在2008-5-5 20:39:00的发言:
感谢啊!多发些有用的帖子.

现在全国大部省份都有了。巴中已有数起确诊病例。注意预防措施。

发表于 2008-5-9 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花园庄主在2008-5-5 14:44:00的发言:
       夏季来临,各种细菌在滋生,请大家特别注意,讲究卫生少喝生水,近期肠道疾病在全国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发生在3岁左右年龄段的小孩子,望朋友们多注意管理好自己的孩子和身边的亲朋好友,防止疾病的侵袭。

[em13][em13][em13][em08][em08][em08][em08]

发表于 2008-5-9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

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带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一、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

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

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

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发表于 2008-5-9 0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预防本病感染的关键。

个人预防措施

1. 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 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 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居家治疗的儿童,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发表于 2008-5-9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em19]

肠道病毒消毒方法

一、环境消毒要点

(一)不需要大规模喷洒消毒。

(二)只需要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课桌椅、餐桌、婴儿床栏杆、楼梯把手等)、玩具、游乐设施、寝具及书本等做重点性消毒。

(三)清洁完毕的物体可移至户外,接受阳光照射,通过紫外线杀灭病毒。

二、消毒方法的适用

(一)粪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与其搅拌均匀消毒。

(二)食、饮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

(三)生活用具、玩具、校舍、书籍: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或用0.3%过氧乙酸作用60分钟,或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30分钟。

(四)患者衣、被单:阳光下暴晒或煮沸20分钟或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

(五)盛放排泻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浸泡120分钟。

(六)饮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优氯净等作用30分钟。

(七)灭蝇:可用5%氯氰菊酯(奋斗呐)、2.5%溴氰菊酯或其他杀虫剂,按说明书使用。

(八)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

(九)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喷雾作用120分钟。

发表于 2008-5-9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说巴中已有数例儿童发病,望家长们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