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反映的绵阳“最窄人行道”
四川新闻网绵阳4月24日讯(记者 张渔 摄影报道)昨(23)日,有市民向四川新闻网记者反映,绵阳碧水寺附近某新建道路人行道被“压缩”,宽度约40厘米,仅能一人通过。部分路段人行道一面靠墙,过往行人需小心通行,同时更需注意车行道汽车。今(24)日上午,四川新闻网记者就此事进行了采访。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市民所反映的这段路在桑林路上,位于碧水寺到开元电厂之间。
四川新闻网记者观察发现,这段路长度在200米左右,靠里一侧建有人行道,但非常窄,人行道上还安装了照明路灯杆,仅能容下一人通过,有些地方宽度甚至不足20厘米。在靠河岸一侧,还安装了防护栏,未预留有人行道,行人只能从机动车道上通行。
人行道太窄,行人只能从机动车道上通行
李大爷住在碧水寺附近,平时就会从这段路经过。李大爷说,这段路是去年重新进行改造的,“改造后比以前好多了,就是人行道很窄,有的地方还没有人行道。”李大爷说,虽说平时经过的行人不多,但人行道太窄了,人走在机动车道上,还是有点危险。
“那段路是受地形条件限制,迫不得已而为之。”绵阳市住建局调研员孙久文说,桑林路原道路很窄,去年在实施东原大桥接线一期工程时,对这段路同时进行了改造。由于双向两车道道路最基本宽度需要7米,加之桑林路靠涪江一侧是高岩,靠山体一边是绵山路路基,无法拓宽,所以导致了人行道较窄的现状。
孙久文说,东原大桥的建成及桑林路的开通,起到了对东方红大桥进城方向的分流作用。碧水寺接东原大桥接线一期这段路受客观条件限制,不仅要照顾行人,更要保证机动车辆正常的行驶,如果将人行道修宽的话,就不能保证车行道的宽度,他们也是迫不得已,希望市民能够理解。
四川新闻网记者了解到,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实施东原大桥接线二期工程,经桑林路通过P形回转接治平路,打通科学城与主城区的交通联系,同时对绵山路进行改造。P形回转会设置人行道,方便市民通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