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羌族自治县历来盛产魔芋,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是全国知名的魔芋主产区。 北川魔芋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魔芋在汉魏之时称“翡”,雅称为“芳翡”,具有多种防病保健功用,据《本草纲目》记载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魔芋来治病了。北川魔芋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纤维等,每日用精粉兑蜂蜜加水直接饮用,对防治结肠癌、乳腺癌有特效;其低热、低脂、低糖的特性还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的保健食品。
北川魔芋传统的吃法是做成魔芋豆腐,清代才子李调元和当代作家沙汀都曾以此作为品酒佳肴而文如涌泉。由于魔芋淀粉膨胀力强,一公斤鲜芋可做五公斤豆腐,魔芋豆腐灰白光鲜,手感细腻,富有弹性,块片丁丝均可,烹炒炖拌都行,是地道的川菜原料。《中国魔芋菜谱》一书中共介绍了香菇烧魔芋、麻辣魔芋豆腐、魔芋烧鸭、铁板豆腐等100多种魔芋川菜谱,促进了魔芋消费的多元化,目前中外都盛行食用魔芋食品。 “五叶朝天” “五叶朝天”是羌人先祖祭祀上天、后土的菜肴,是羌族最高规格的宴席。只用于接待最尊贵客人或羌王、族长享用。吃法也有讲究。 一请天盘:取鸡蛋为食材,用于敬天。盘古开天地宇宙就像鸡蛋一样一分为二,蛋清成天,蛋黄成地,故羌人以蛋祭天。 二请地盘:取羊肉为食材,羊人为羌,羌人以最喜欢的羊肉食品祭祀后土,感谢大地提供丰富的食物,延续羌族血脉。 三请君盘:以三牲头肉为食材,敬奉头领和君主。 四请亲盘:取五谷杂粮中的豆类食物为食材,敬奉先祖,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幸福美满。 五请师盘:选三牲肉为主要食材,敬奉文明、思想之师,祈祷羌族文明源远流长。 喝砸酒 咂酒,是羌族人民十分喜欢的自酿酒,是农历十月初一“年节”时必不可少的佳酿。 咂酒以青棵、大麦、高粱为原料,煮熟后拌上酒曲放入坛内,以草覆盖酿成。饮时,先向坛中注入开水或清水,再用细竹管吸饮。亲朋贵客来后,大家轮流吸饮,吸完再添水,直到味淡后,再食酒渣,俗称“连渣带水,一醉二饱。”饮咂酒时要唱酒歌。唱时,宾主并排而坐,轮流对唱,同时鼓乐齐鸣,热闹非凡。 客人在饮咂酒时,一定要喝到坛中露出青稞、大麦为止,否则会使主人不高兴,因此,一些酒量小的宾客往往喝得酩酊大醉。咂酒也是年节“推杆”比赛优胜者的奖品。“推杆”比赛时,用一根长约3米、小碗口粗的木杆,一人紧攥一端,夹骑于上,作为防守;另一人紧攥另一端,使劲推进作为攻。两人势均力敌时木杆保持平衡,力气大小不一时,进者将木杆推过一定的界线为胜,反之为败,五局三胜。胜者,将由姑娘们敬上甜美的咂酒。 清末石达开与洪秀全闹别扭,逃亡四川,在与苗胞欢聚时,就饮咂酒,他趁酒兴,写了一首诗:“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进黄河水倒流。”“明珠”,是指浮在酒水上的气泡,也叫缥蚁。“低头”,是说低头咂饮。“五岳”、“擎天柱”分别指双手和吸管。诗写得很有气势,把咂酒的风情和豪壮的气氛,都写出来了。听说,咂酒还是张大千先生的家酒,张大千既是画家,也是烹调家,很会做菜,能巧妙地将四川菜做成各种好吃的家常菜。张学良将军去拜访他,他就亲自下厨做菜,并用家酒款待张学良。他做过的菜,都用本子记录下来,“大千菜谱”加上大千家酒,也可谓中华一绝也。 北川老腊肉 腊肉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食品,全国各地腌制的腊肉口味都不尽相同。在四川,犹以北川老腊肉最为著名。
在北川,当地羌族老乡一到冬季都有晾制腊肉的习俗。他们选用的是自己用玉米喂养出来的,没有喂过含有添加剂的饲料的年猪。这样的年猪喂养时间长,肉质更鲜美。年猪宰杀后,选其上好五花肉腌制腊肉。这样的腊肉其肉质红亮,咸鲜适度。还有在制作时都用了香柏树枝熏制,所以具有一种独有的烟香之味,而且具有耐存放,脂肪不发黄变质,没有哈喇味等特点。即使放到第二年的六月拿出来,煮熟以后的腊肉仍然红亮鲜香,保持原汁原味。老腊肉下酒下饭均宣,是北川当地羌族人民在过春节和第二年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拿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上好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