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个“新闻”,一个女孩正在被救,救援人员被“上级”强行撤走,因为说上游的水要下来了,救缓人员哭求让他把人救完再撤(救援这么长时间,这是最让我感到感动的,认为这种态度是正常的,小伙子真好),但指挥员说了:我得为上千人负责(我认为不撤一两个人还不至于有上千人有危险吧?)。 确实,已作加减法的规定来确定救人的“值不值”,那这种作法没话可说,但要真那样算的话,整个这次大救缓都是划不来的,那我们能“因小失大”就不救?大家都知道:生命无价。 考虑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的不同心理,实在是不该撤,因为被救人员在那时心理很脆弱,哪怕留一个人在那儿陪着也好啊,实在不行你穿上防水服,以防万一,但咋都不能放下不管。这是的心理安全感比身体安全更重要。 美国人为啥爱国,那可不是学政治课学出来的。因为只要有人被困,不论是战争还是灾难。有时真是用十人的命来换回你的命(因救缓人员的危险不可测,而如果不救你,你就死定了),让国民感到在任何时候都有人来帮助你而不会放下你不管。心理上的安全感是不用说的。 九一一,人员在撤,但消防员在向上冲。波黑战争,一个飞行员被困,不惜出动一支分队去抢(那可是“敌占区”)。年纪大一占的在八十年代看过“冰峰抢险队”,当时感动了很多人。当中也有一“英雄”为救别人而把自已“丢”在那儿的。 救人的方式,态度,我们都得向别人学习。不然像昨天那女孩(最后还是被救起了,万幸)今后的心理障碍大了,心理医生还得花大力气。 救人的任务就是尽可能救人,不能因为有危险就先放在哪儿。 另:有人说,前两年美国的大风暴,军队也进得慢。但那是别人先就通知,原走和能走的都走了,没走的也基本到体育场馆去了。看看别人死了几个人你就知道了,那灾难要放在我们这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