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33|评论: 39

陈氏一族认祖归宗的请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30 09:58 | |阅读模式
我自幼在群德七大队长大,今天看到论坛上在讨论陈氏一族的事,甚是欣慰,虽说我群德已撤销,但大有卧虎藏龙的子孙存在,这说明我群德陈氏仍是大有作为的。陈氏一族源远流长,中间人才辈出,7大队山上户就有一人官至解放军正师级大校。也算是比较厉害的人物。话说正题,在群德7大队9队的后面山上,有一块牌坊,上面就刻有陈氏一族的血脉维系,但上面所刻人名一个都没听过,由此可见年代之久远,凡有认祖归宗的兄弟姐妹均可前往查看,位置很好找,就在群德场下面,一个堰塘旁边就是。陈氏一族开枝散叶已达百年之久,但辈分长幼如今也混淆不清,族谱文化也是陈氏一族存在的历史印记,望有族中德高望重之人能把陈氏一族的血脉维系归纳整理,让后世子孙能有最终的心灵归宿。                        87年明字辈拜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4-30 10:23 |
热烈祝贺陈氏家族认祖归宗!
发表于 2014-4-30 10: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兹提供一个有用的信息:


陈昌明和他的著书情结
时间:2014-03-31 17:06来源:澜网 作者:兴广凌云 点击: 94 次


      陈昌明,生于1948年6月,曾做过民办教师,1971年进西充糖果厂当工人,1978年9月调西充县革命委员会办公室作总务,1981年党政分设时,调西充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先后担任秘书、秘书科长、办公室副主任等职。工作期间,对事业执着追求、尽心尽责。1997年调任县人民政会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兼旅游局长,此间,励精图治,积极开始创外事侨务和旅游工作新局面,组织编制了《西充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999年曾随四川省侨务代表团出访新马泰和港澳地区。2005年至今有代表作品:《西充县人民政府志》、《陈氏族谱》、《西充民俗》、《我的一家》等,2011年主笔《中国忠义文化之乡申报书》,同年7月,国家民协授予西充县“中国忠义文化之乡”称号。
三更剪烛千秋计,一片赤诚两鬓霜。
待到芸编传梓里,与君把盏赋华章。
在西充有这么一位老退休干部,赋闲后夜以继日地进行着自己的事业——收集西充县文史资料。因为他编著的《陈氏家谱》,为海内外西充乡贤寻根问祖提供了方便;他主编的《西充县人民政府志》、《西充民俗》,让西充人凝聚起对家乡的热爱和乡土情结。他,就是陈昌明。
                                               ——编者按
老骥伏枥勤修志   传承文化树长青      2004年,陈昌明利用工作之余着手编著《陈氏家谱》。在当年,编修族谱还是一件新鲜事,没有蓝本,家族支脉繁茂,涉及族人上万人,遍布全县6个乡镇,不知钻了多少次墓地查看墓碑,不知走访了多少古稀老人,历经三年努力,终于编成36万余字的《陈氏家谱》。此书2008年获得“四川省地方志优秀成果奖”。
      2007年,陈昌明受县政府委托主持编修《西充县人民政府志》,该志时间跨度56年,详细记载了县人民政府1950年执掌西充政权以来,西充的工业、农业、财政金融、交通运输、文教卫生、邮政通信、外事侨务以及行政建制、历史沿革、人文地理等史实,洋洋洒洒180余万字。
      2012年,陈昌明又受县政协文史工作委员会的委托,主编《西充民俗》。同年12月出版,全书36万字,此书出版后倍受读者推崇,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极具收藏价值。
      现在,陈昌明作为县人大《西充民间传统文化》的主编,又投入到另一部巨著中去。此书共15个部分约100万余字,几乎包罗了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目前此书已杀青,预计今年年底出版发行。

      丛书重任经磨难   两鬓霜花寄辛酸
      陈昌明编著有关史料的书,并非图名图利,为的是让一些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还原其本来面目,让西充人全面了解发生在桑梓的重大事件,“知其脉络”“以史为鉴”。
      有时候,他已上床睡觉了,可一旦想到某些事实存在偏差的时候,又马上翻身起来查实或做标记,为的是对历史负责,“不要给人以误导”。
      编写地方史籍,需要大量有考证依据的资料,这对于已退休并且不擅使用电脑的陈昌明来说,难度相当大。在搜集资料及考证资料的过程中,除了大量打电话、写信之外,更多的还是靠自己频繁下乡。编著《西充县人民政府志》的时候,陈昌明住在西充县城,每次下乡都雇来一辆摩托车,全程陪同。




2005年夏天,为了对《陈氏家谱》的有关资料进行考证,陈昌明从县城出发,经过一番舟车劳顿辗转来到了湖北省麻城市孝感乡,随着他不停地登门访问、考证,天色很快便暗了下来,转眼已是晚上7点。他在当地无亲无故,到孝感乡草草吃完饭后就近投宿于一家旅社。经过一天的奔波之后,陈昌明累得倒头便睡。次日醒来,陈昌明顿时傻了眼:这哪是什么旅店?简直就是一个凌乱的废品回收站。此时的陈昌明暗自一笑:为了修好《陈氏家谱》,什么样的苦都接受啦,纵然一夜白了头也在所不惜。
续写文脉长卷舒    方志不終赋华章      当笔者走进办公室进行采访时,陈昌明正在整理审阅《西充民间传统文化》原始资料。他告诉笔者,《西充民间传统文化》于2012年3月启动,涵括了西充民间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民间艺人、民俗、体育与游戏、饮食、医药等内容,共有15个大类,143个小类,全书约100万字,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印刷出版。
在采访过程中,陈昌明用质朴的语言告诉笔者:他本人一直对人文偏爱,对历史知识颇感兴趣,现年65岁的他有责任、有义务把西充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以期在有生之年为西充的地方文化作出绵薄之力,为西充的后人留下一点文化记忆。
      青灯孤影,枯书黄卷,收集筛选,考证史料,编撰志书是寂寞、清贫的工作,而陈昌明一干就是30年,并干得有滋有味,无怨无悔,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俗的成绩。长期从来,陈老努力收集资料,深入研究,审慎地加以选用,并采取科学的方法、合适的体例,为人们提供一个资料库和历史文献。他说,编著地方史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书中凝聚着每一位方志撰稿人的心血,每每看到付梓出版,心中亦有甜蜜之感。如果后人在这些书中能够得到一些有益的东西,将是他们这些修志者的莫大欣慰。
      如今,陈昌明在修志之余爬爬山、散散步,并继续着诗歌、散文等文学创作;回味家乡山青水秀的环境,儿时上山砍柴、下河摸鱼的童年趣事;又抡起鱼竿享受钓鱼的乐趣,静心养性。
      我们坚信:陈昌明30多年之所修的史志、所作的诗文也必将永载他生活过奋斗过的这片土地上。

【责任编辑:澜】
发表于 2014-4-30 10:32 |

发表于 2014-4-30 13:46 |
陈昌明不是东岱的木?怎么会是群德的?现居建设路 本帖最后由 细叶榕 于 2014-4-30 13:49 编辑

发表于 2014-4-30 14:09 |
细叶榕 发表于 2014-4-30 13: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陈昌明不是东岱的木?怎么会是群德的?现居建设路

西充陈氏还不是一家啊,可能他编的族谱中包括了群德的陈氏哦。即使没有包括,我猜东岱的族谱也应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哦。


发表于 2014-4-30 15:35 |
多扶是群德迁移过来的,群德又是三台盐亭迁移来的。而东岱又靠近盐亭,盐亭的宗海,折弓,金鸡一带陈姓居多。

发表于 2014-4-30 18:2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陈姓是中国第五大姓,这个肯定多的。只是要划清在那一年分开族谱就比较重要了,其实这个也不会太难,只要文革没有毁完的话还是可以查到的,以前都是部落群居生活,一找就能找到一大堆的。

发表于 2014-4-30 21:1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楼主你好!感谢你提供这么宝贵的资料,我也是87明字辈的,无独有偶!我们家里也出军人,爷爷是朝鲜战场的一名军医,二公也是军人,参加过中印战争!祖上也有军人,听老一辈说爷爷的一个叔爷是国民党的一位高官,文革的时候也曾写过信回家,曾祖父觉得那会儿是个敏感时期所有没有认,最后那个祖祖去台湾了,他的名字我都知道!有机会我一定会去群德看看!谢谢你们提供这么宝贵的信息!还有猫儿坝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2:39 |
一醉一陶然 发表于 2014-4-30 2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你好!感谢你提供这么宝贵的资料,我也是87明字辈的,无独有偶!我们家里也出军人,爷爷是朝鲜战场的一 ...

惭愧,我也是行伍出身,现在都不好意思回想当年的青葱岁月了,87年的我感觉也是廉颇老矣。
发表于 2014-4-30 22:49 |
迷途布置归路 发表于 2014-4-30 18: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陈姓是中国第五大姓,这个肯定多的。只是要划清在那一年分开族谱就比较重要了,其实这个也不会太难,只要文 ...

011406wkc1zovk39fk92f2.jpg

这是谁?我就保密哈。不过身材很好。哈哈哈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2:59 |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4-4-30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谁?我就保密哈。不过身材很好。哈哈哈

你是不是陈明波?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3:08 |
凤凰山浪子 发表于 2014-4-30 22: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是谁?我就保密哈。不过身材很好。哈哈哈

咦,波色去搞健身了,我是陈明伟,03年我去当兵就没见过了,一眼就把你娃娃认出来了,我当年的身材比你要好得多,那都是摸爬滚打练出来得,没有半点水分,现在腐败了,退伍快10年了。你小子乒乓球打得不错,到时候回来切磋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14-4-30 23:10 |
一醉一陶然 发表于 2014-4-30 21: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你好!感谢你提供这么宝贵的资料,我也是87明字辈的,无独有偶!我们家里也出军人,爷爷是朝鲜战场的一 ...

同为陈氏后人,不必如此,以后就兄弟相称,携手笑傲江湖。:lol

发表于 2014-5-1 21:15 |
兄弟,你在老家吗还是在外面发展啊?
 楼主| 发表于 2014-5-2 07:52 |
一醉一陶然 发表于 2014-5-1 21: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兄弟,你在老家吗还是在外面发展啊?

建材市场卖地板砖。装修找我。省钱省心。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5-23 11:34
听我爷爷的爷爷说我们是丛万县搬出来的?我爷爷是昌字背的我爸爸顺字背我立字背

发表于 2015-2-28 13:47 |
多扶13村14村陈姓就是从群德7村那迁出的,应是一个家 族。 一祖辈携5个儿子迁入多扶13村定居,后人目前有4百人吧。

发表于 2015-2-28 13:56 |
此陈姓字派是,光国定帮,明道永昌,士时安未,华荣文章。上次发帖说一个教师陈帮林,也是这个家族的帮字辈。

发表于 2015-2-28 16:34 |
同志们啊,看样子现在大家的日子过得都很好了。如果是过去,饭都还没整饱,那有精力做这些。可恶的文革,让这些好东西破坏了,现在大家又在慢慢恢复之中。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